为何说包拯审理狸猫换太子一案是历史的杜撰?

包拯审理狸猫换太子的说法是出自《包公案》小说里面,既然是小说可信度就低了,当然它这样写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也不是胡乱编写,只过是过分的夸大和乱编了一些没有的事情。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3 16:44:45

包拯审理狸猫换太子的说法是出自《包公案》小说里面,既然是小说可信度就低了,当然它这样写是有一定的历史根据的也不是胡乱编写,只过是过分的夸大和乱编了一些没有的事情。

包拯是没有资格审理这件案件的,同时包拯在时间上也对不上号,主角一直都是宋仁宗他自己。刘后过世后,宋仁宗才亲政,到了宋仁宗亲政的明道二年,包拯才中了进士,因为父母年高,包拯不做官回家侍奉父母,直到景祐二年才担任知县这么个小官。所以包拯怎么可以在刘后在世的时候去审理这个案件呢,他那时候只是个普通人罢了,哪有资格过问朝廷上的事啊!因此包拯审理狸猫换太子也就没有这个时间和资格了,只不过是后世人强加进去的。

狸猫换太子的这个说法在史书上也是有出入的。宋真宗的皇后死后,宋真宗就安排自己最宠爱的刘妃当皇后。因为刘皇后多年没有生育于是就安排宋真宗和一个李姓的侍女生下了一子,由刘皇后抚养教育,这就是宋仁宗。宋真宗临终前传位给十三岁的宋仁宗,因为皇帝年少,因此封刘皇后为皇太后可以过问政事,由于这样刘太后垂帘听政长达十一年,死了后才还政太宗。当时候的这件事情,官员都知道这个事情,刘太后抚养年少的仁宗也没有虐待过仁宗,可以是用心去教育仁宗的。

刘太后死后仁宗才知道自己的身世的,他把刘太后生前任命的朝廷重臣全部贬出京城,一个都不留,并追封自己的亲生母亲为皇太后。这样的做法是出于巩固自己权利为出发点,当然啦,在刘太后垂帘听政期间,仁宗和刘后之间有些矛盾也难免,不过也不至于到水火不容的地步。仁宗也怀疑刘后毒害自己的母亲,所以打开母亲的棺材,来个开棺验尸,发现她面容完好,栩栩如生,明显不是中毒而死啊!所以仁宗有愧于自己的行为,想起刘太后对自己的抚养教育之恩,于是下诏所有人不再谈论刘后垂帘的事情了。

民间有包拯参与这件案件的说法,完全是民间强加进去的,有什么比参入皇家的事务更具有爆炸力的嘛,这样才能显示包拯的能力啊!民众也喜欢听这样的传闻了,不管真假,有意思就行了,你宋朝不是不禁止大家讨论国事嘛,自然就怎样有趣怎样说了!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