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封为阎罗殿“判官”的特朗普,最后一刻,突然将此前对伊朗石油的出口由“死刑”改成了“死缓”,难道是他良心发现,还是皈依了佛门,其实都不是。准确地说,是瘦驴拉硬屎,实在撑不下去
特朗普是个精明的商人:把一件本来免费的东西先标出个高价,然后再打个折卖给你还是赚了。这就是美国所谓的“豁免”:伊朗遵守了核协议而美国不仅自己毁约,而且行使所谓的长臂管辖权不允许其他国家和伊朗做生意,论理是多么的霸道。以为美国怕了就太幼稚,特朗普本想在中期选举前通过大火爆炒来解决伊朗问题,现在看来火候不到,改为小火慢炖而已。
特朗普政府在大火爆炒伊朗后发现煮成了夹生饭,现在改为小火慢炖。而在今年6月蓬佩奥访问中东后,就已经意识到不可能完全断绝伊朗的石油出口。一是俄罗斯和伊朗签署了500亿美元的“石油换食品”协议。二是伊核协议其他五国已经达成了建立独立支付系统,继续进口伊朗石油的协议。三是沙特等中东产油国已明确表示难以增产来弥补伊朗石油出口减少的缺口。四是国际油价的上涨对全球经济和美国经济的增长带来负面影响。特朗普政府就把打铁铝贸易战时的“豁免”策略运用到了伊朗核问题上:可以“豁免”你,但你要拿出别的东西来换。比如可以在关税问题上豁免韩国,但文在寅政府却被迫开放了汽车市场和农产品市场。
特朗普在宣布退出伊朗核协议并实施最高级别的经济制裁前,就已经有了预案,现在是实施B计划的时候了。11月2日,美国国务卿蓬佩奥在媒体吹风会上表示5日将重启对伊朗的第二的阶段经济制裁,但将对8个国家或地区给予豁免。而如果仔细分析一下,就会发现有两个先决条件:一是这些国家已经大幅度减少了对伊朗的石油进口。二是这些国家并不是永久豁免,而是要逐步将进口降为零。还有一个明确的信号:欧盟不在其中。B计划的核心在于将欧盟拉回到美国的阵营中,对欧盟是打,对日本和韩国是拉,对其他国家是分化。特朗普希望通过又拉又打给欧盟施加压力,因为欧盟是伊朗核问题上“反美同盟”的薄弱一环,而从贸易战的表现来看欧盟在美国的极限施压下是可以屈服的。美国希望从欧盟入手,来分化和瓦解伊朗的外部支援力量。而一旦欧盟重回美国的怀抱,伊朗面临的就将是核协议前同样大的经济制裁压力。
贸易战目前美国形势占优,伊朗核问题目前美国形势被动,但是这两场大戏都还远远没有结束,只是演完了第一幕而已。以后怎么演,肯定会和美国导演设想的有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