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滦阳雀诚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春秋大部分时期,晋楚争霸是主流状态,晋悼公是晋国未衰落前的最后的霸主,虽然他29岁便因病去世,但是他的经历比晋文公还要传奇,可以这
大家好,我是滦阳雀诚毅。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春秋大部分时期,晋楚争霸是主流状态,晋悼公是晋国未衰落前的最后的霸主,虽然他29岁便因病去世,但是他的经历比晋文公还要传奇,可以这样说,如果晋国没有晋悼公,晋国不会坚持的那么久,在他在位的15年间,晋国无论是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都是当之无愧的霸主。
晋厉公时期的晋国国内形势
晋文公时期确定下的六卿制度,卿大夫占据卿位掌握着晋国的军队,晋国公室没能掌握军队,国君没有自己的心腹力量。晋厉公在任期间,晋国的政权由郤氏家族掌握,晋厉公只能算是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所以郤氏家族的郤锜、郤犨、郤至三人开始排除异己,晋厉公为了对付这些权力过大的卿大夫,任用大量的其他卿族人员,虽然最终杀死了三郤,但是因为用人不当导致晋厉公被别人杀死。晋厉公死后晋国卿族迎立公子周,即晋悼公。
晋悼公少年天才,十四岁即成为国君
公子周是晋厉公的侄子,年少时的经历比较坎坷,不到十岁便背井离乡、四处游历,他拜师单襄公之后发奋读书,所以十几岁的年纪就表现出超越实际年龄的成熟,于是他就在晋国远近闻名,晋国人民私下议论,如果他能做君主,一定可以比当时的晋厉公更称职。于是晋厉公死后,智罃等人就来到洛邑迎接他回国继位。
公子周得知自己即将回国成为国君,便忧虑自己没有军事力量支持成为一个傀儡皇帝,所以继位前向众卿族摊牌:
“能做君主不是我的想法,而是天意。我本来待在其他国家,从没想过有机会回国,更别说做君主了。君主之所以高贵,是因为他可以发出命令,如果把一个人奉为君主但不遵守他的命令,那就不如别让他当这个君主。各位大臣们今天就要决定是否让我当晋国的国君,如果不想用我,你们还可以找其他人,但我只要继位,就绝对不会只要个虚名。”
这番话震惊了所有大臣,众臣后来又被晋悼公硬逼着当面盟誓,以后不得反悔。于是十四岁的公子周登上了晋国国君的宝座。
即位后便平衡各方势力,实行新政
作为一个出色的政治家,晋悼公平衡各方势力做的非常好,可能他天生就应该成为君主吧!他面临的情况是,卿族势力庞大已经渐渐威胁到了君主的地位,晋悼公没有采用直接削弱卿族的措施,以免殃及自身。而是提拔了赵、范等相对较弱的卿族,让他们与栾氏等旧卿族对抗,所以卿族力量逐渐均衡,国君的地位得到了保证。
晋悼公登基后开始整理国政,实行“八卿制度”提升有功劳、有才能的大臣们,其中包括著名的“赵氏孤儿”——赵武,赵武开始进入晋国的政治舞台。
晋悼公还实施了一系列的减轻税赋的政策,使得晋国得到休养生息:
1.选拔有才能的贤者补缺,稳定朝政;
2.免除劳动者遭克扣、剥削而拖欠的财物,保持劳动者的积极性;
3.照顾孤老,凡70以上之老者,悼公亲自接见,让国人深感政府的关怀;
4.起用因各种原因而被废除、打压的贤良从政;
5.匡扶穷人、援助灾民、禁止奸邪;
6.统治者降低赋税、宽待罪人、提倡清廉、严禁贪污,官吏勤政廉洁;
7.慎用民力,明令统治阶级不允许侵农时,保障府库充实。
他这一系列的新政令晋国国力变得强大,为晋楚争霸的胜利做好了准备。
晋楚争霸,“三驾疲楚”政策令晋国胜出
在与楚国开战之前,晋悼公与北部的少数民族讲和,与秦国联姻,保证西北两个方向的和平稳定,以免晋国向南争霸时受到侵扰。
恰在此时,被楚国攻击的宋国向晋国求救,宋国处于中原腹地,地理位置相当重要,所以晋悼公抓住此次千载难逢的机会亲自救宋,打退了楚国,解救了宋国。
晋悼公为了打击楚国采用智罃“三驾疲楚”的战略,即将晋国的军队分成三份,分头轮流与楚国作战,每次作战都属于骚扰性质,一接战即迅速撤退,目的在于使楚军疲于奔命。这一战略的成功了,并影响到了吴王阖闾的争霸,伍子胥献出“疲楚”的战略与该战略即是异曲同工之妙。
疲于奔命的楚国被晋国打败,于是晋悼公诸侯会盟成为新一代的春秋霸主。
天妒英才,年仅29岁即病逝
晋悼公精明强干,善于纵横谋略之术,成为春秋晋国出色的政治家、领导者。虽然晋国是霸主,其实内部仍旧存在着大量的问题,晋悼公当然有能力处理好的,如果上天眷顾,假以时日,晋悼公必成大器,晋国也将迎来更大的辉煌。
只可惜天妒英才,不到30岁的年纪,一代明星领袖陨落星辰,自悼公后,晋再无霸主。愿上苍保佑晋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