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工资待遇本来就差,而职称对应的工资收入差距较大。因此,想要老师忽略职称牵累,做一个只知埋头苦干的教书匠,这可能吗?老师也要养家糊口,也有父母、儿女,也食人间烟火!千万别道德
说得容易,真正做起来很难。职称对于老师们而言,既有精神荣誉方面的鼓励,内容更是与个人的收入挂钩。怎能置身于外不受职称牵累?这种老师可以说是少之又少。既然贯彻和落实这个东西,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把个人的本职工作做得更好、更突出。
从网上友友们所发的有关教师职称的评论看,教师职称评审程序有待提高、有待完善。尤其是在体现公平合理方面,更应该仔细去考量,综合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尽可能的做到绝大部分老师们的满意。
中国的事情非常复杂。尤其是各行各业在对技术人员的职称平定方面,让评委们可谓是左右为难,僧多粥少,不好平衡。特别是根据书面材料可上可下的情况,稍不仔细就有可能出现让人不高兴的事情发生。
题主也许是局外之人,让老师们如果都能洁身自好,独善其身,“不被职称牵累,做一个用匠心教学的老师”当然是很好的。而现实情况并不是这样,资历有了,年限到了,教育的成果摆在那。就是因为个人不卑不亢,不溜不拍不送礼,往往就会被某些人视为另类,把本该属于人家的东西给了另外的人。
出现上访、告状的老师也不是没有的。从平台上也可窥见一斑。根本原因就是职称与每一位老师的经济利益在挂勾,人们为了各自的经济利益,互不相让也是可以理解的。收入多少直接关乎一家人的生活水平。
针对题主所关心的话题,要想“老师们不被职称(所)牵累”,只有强化个人的道德情操,视金钱利益为身外之物。不争名夺利,把个人的本职工作匠心独运做好,不留遗憾,让家长、学生和校方领导都感到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做一个用匠心教学的(好)老师。(原创于:2021/0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