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有什么冷门的知识?

一、诺门坎战役苏军是惨胜日军,日军并没有全力以赴
说到诺门坎战役,几乎所有的人把苏军吹上天,说日本企图北上,被苏军吊打,从此日军对苏军怕得要死,其实持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不求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8:26:12

关于二战冷知识,我来说说这么几个

1、珍珠港事件后希特勒非常兴奋

在一些营销号文章里,常有希特勒得知日本偷袭珍珠港引发美国参战而破口大骂日本的描写,但这并非史实。其实早在珍珠港事件之前,希特勒就多次敦促日本向美英两国宣战。当日本偷袭珍珠港后,德国第一个知道这个消息的是党卫队副总指挥奥托·迪特里希,据他的描述,当他给希特勒报告这一个消息时,希特勒精神振奋,非常激动地问:“消息确凿吗?”希特勒几乎无法掩饰他的喜悦,喊道:“我们不会输掉战争,现在,我们有一个3000年来从没被打败过的伙伴!”

希特勒并在第一时间向美国宣战,希特勒之所以做出这个决定,是因为他觉得从日本得到的援助将大大抵消美国参战所带来的各种不利因素。

2、意大利入侵埃塞尔比亚时,德国暗助埃塞尔比亚

1935年墨索里尼寻衅出兵,派出了40万大军入侵埃塞尔比亚,英法想拉拢意大利对付德国,因此抛弃了\"国际联盟\"的责任,甚至还想分一杯羹。反倒是纳粹德国因为在前一年奥地利问题上和意大利闹得不愉快,而向埃塞尔比亚提供了武器和弹药。希特勒企图拖垮意大利,使德国得到更多的行动自由。

3、抗战开始头两年,中德贸易仍然十分繁荣

在抗战爆发的前后几年里,中德的贸易关系十分密切,1936年中国进口的武器,有百分之八十都来自德国,这当然不是因为网上谣传的什么希特勒穷困潦倒时被中国夫妇所救,而是因为德国那边许多必备的稀有金属,有一半以上也进口自中国,这就导致德国对日本侵华也是很不乐意的,1937年德国对华贸易的军火物资份额反而是是36年三倍多,一直到1938年2月德国才真正下令撤出在华军事顾问,停止对华武器出口。然而这项禁令执行并不严格,直到1939年的上半年德国从中国进口的钨砂、桐油等仍然占据同期总进口量的一半。

不得不说德国喜欢甩锅队友不给力,其实德国本身何尝不是自身利益最大,德国坑盟友也不算少了。

德械师

4、希特勒曾在全球有广大的粉丝

希特勒如今早已经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然而在二战前一段时间,世界上有大量的人对他五体投地。杰尔杜鲁德·斯坦因认为希特勒应该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乔治.萧伯纳在报纸上刊文为希特勒辩护,瑞典著名探险家斯文·赫定是希特勒忠实的追随者,在中国蒋介石奉希特勒为偶像,并效法德国的冲锋队组建了蓝衣社。

5、史迪威两次想暗杀蒋介石

史迪威是美国在亚洲最高级别的指挥官之一,他和蒋介石相处的并不融洽,在1943年时,史迪威蔑呼蒋介石为“花生米”,他认为美国为这个“花生米”投入了如此多的资源,这个“花生米”手下的将领军队却还是那般无用,要想更快的打败日本人,只有除掉这个“花生米”再换一大批能干之将重新训练军队才行。

关于除掉蒋介石,史迪威曾经有过两个计划,第一个是他对下属卡尔艾弗勒的指令,他的这位下属得到指令后,经过研究认为可以使用以当时的科技进行尸检无法查出的肉毒杆菌毒素,不过在1944年5月史迪威又一次告诉这个下属他改变的主意,这个计划便不了了之。这件事情不光在美国人那里有记录,关于正经研究蒋介石的传记中也有对此事的探讨。

第二个是在开罗会议后,史迪威对自己的亲信多恩将军说罗斯福总统曾经跟他私下里交谈二十分钟,总统很严厉的告诉他“如果你无法跟蒋相处又不能取代他,干脆就彻底摆脱他”。 随后史迪威曾让多恩制定一个可行的计划并且等待他的指示。

这个计划记载比较详实,他在蒋介石准备前往印度蓝姆迦的飞机上做手脚(此地有接收新式训练的中国军队,老蒋理所当然的会去视察)。这架飞机上理所当然的会是美国飞行员,飞行员会假装飞机出了故障,下令机组人员和蒋介石跳伞,而给予蒋介石的降落伞,将会是一个做过手脚的。

不过罗斯福对蒋介石有杀心这种事情从他对老蒋的友善态度和慷慨帮助看,似乎并不可信,或许他确实对史迪威表达过对老蒋的不满,而史迪威由于对“花生米”的不满便拿着鸡毛当令箭了。

当然,这个计划最终也没有实施,后来由于史迪威和蒋介石的矛盾实在太大,以至于完全无法共事下去,罗斯福选择支持蒋介石,把史迪威召回了美国。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