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大家认真明确的讨论学习的益处有哪些?

孔丘 (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最著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8:03:32

首先需要澄清一下“学习”概念,才能具体分析其益处。

《论语•学而》开篇就提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可以看出“学”和“习”,在古代是两个独立的概念,前者指“通过某种方式,掌握一种理论或技能”,后者指“在实际生活中不断运用学到的理论或技能”。而现在所谓的“学习”,大多数指向第一个概念,很少包含“实践”的意思。了解了这个区别以后,就可分析“学习”的益处了。

首先,要明确“学”什么?

韩愈在《师说》中提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所以,“学”有三个方面的层次。

第一层,“学”道,即明了宇宙人生的真相,理解万物运转的总规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悟道”。

第二层,“学”技能,即掌握一种谋生的技术。“一招鲜,吃遍天。”

第三层,“学”他掌握的知识。每个人的经历,见识,眼界,有不同的差距,为了更好地处理周围的人和事,需要了解他人的想法或知识。

其次,要清楚怎么“习”?同样也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初步运用所学的东西,处理生活中的人事。此时会遇到很多冲突的问题,这是实践必然会遇到的。所以不用担心,坚持住。

第二层,经过第一层,已经对所学所悟深信不疑,可以不断调整待人接物的方式。不过,心中虽然清楚明了,但是还不够通透圆融。

第三层,熟练运用所学所悟,在生活中不再有任何障碍。就是孔子所说的“随心所欲而不逾矩”。

用佛家一句话来讲,“学习”有三个阶段:自觉,觉他,觉醒圆满。

一点浅见,不足为训。希望对您有所帮助[祈祷]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