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桃花源记真的跟阴间有关,那作者意在表达什么?
我越来越喜欢头条问答了。人都说抛砖引玉,有趣的是您抛的是玉能让砖头兴奋不已。呵呵。
桃花源的故事妇孺皆知,在这咱不说陶渊
一切皆有可能,你说“桃花源记”与阴间有关系。我还认为是穿越 。
首先我们看看为什么你这个假设不成立 ,从头到尾无论对环境还是对人物都是实实在在的描写,没有虚构,没有神话。一个打鱼人缘河而行,走了很远,遇到一大片桃花林,一点杂草都没有 ,打鱼人就想走完这片桃花林,桃花林的尽头就是溪水的发源地,还有一座小山。这里桃花艳丽,溪流淙淙,并不像人们所说的阴间那样阴森可怕,否则鱼人也不敢前行了。
接着打鱼人从有光的小山洞进入,这里说“仿佛若有光”,鬼是怕光的,所以这个山洞与阴间无关,走进之后的场景是: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这里宽敞明亮,一片祥和,植物正常,动物无异,没有阴暗怪异之气。里面的人:“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得”。“悉如外人”,跟外面人长的一样,还很好客,“设酒杀鸡,咸来问询”,不是小鬼,不是牛头面,没有阎王。打鱼人还在里面呆了好几天,要是阴间不是死了,一切都跟阳间一样很正常。
细看文章有的描述好像打鱼人通过时光隧道穿越到现在。第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桃树沿河岸两侧摆列整齐,绵延数百步,其它种类的树一棵都没有,这是典型的现代绿化工程。第二“土地平旷,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是现代农业”。第三“屋舍俨然”房屋整齐一片,就是现在的新农村。“阡陌交通”像极了现在的村村通或户户通。
“世外桃源”就是陶渊明对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的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