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就你的“无知”言论,讨论一番。
既然,你贬斥他人“无知”,就说明,你并不“无知”。
然而,“严肃的历史问题”,你又“没想明白”,可见,你就是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半吊子一枚,二百五
首先,就你的“无知”言论,讨论一番。
既然,你贬斥他人“无知”,就说明,你并不“无知”。
然而,“严肃的历史问题”,你又“没想明白”,可见,你就是个上不上、下不下的半吊子一枚,二百五一张,是不是呢?
哈哈哈哈,说笑说笑,不说不笑!
下面,就来回答你的问题。
你问的是:《史记》中,韩信军功不足,讨封齐王,可谓无耻,为什么被称为国士无双?
首先,韩信并不是军工不足而讨封齐王,这里,也没有什么可耻不可耻的。
在进入齐国之前,韩信已经“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平定三秦之地。
然后,刘邦在彭城大败,韩信又复收溃败之军,与刘邦在荥阳会师,阻击楚国追兵,大败楚军于京、索之间,使得汉军能够重振旗鼓。
再然后,韩信袭击魏都安邑,俘虏魏王豹,平定了魏国。
再然后,又以背水一战的战术,大破赵军,活捉赵王歇。
在这期间,韩信还提供人力物力的补充,派出军队协助,大力地支援了刘邦的正面战场。
所以,韩信讨封齐王,不是军功不足,更不是无耻。
他正是以其功勋卓著,无人能敌,才志得意满,要向刘邦讨封齐王的。
那么,为什么刘邦一听这个消息,却十分生气呢?
因为,这暴露了韩信,不信任刘邦、不尊重刘邦的心理,有挟功自赏的意味。
而且,正值刘邦与项羽相持不下的关键时刻,韩信的这种做派,令刘邦很担心,他会不会有更出格的企图。
当然,刘邦的担心,不是多余的。
所以,张良就建议刘邦,要先稳住韩信。
韩信只是讨封假齐王,而张良,则建议刘邦封韩信为真齐王。
但是,一当搞定了项羽,韩信的这个齐王,就立马被剥夺,被改封为楚王。
再回答你,为什么韩信被称为“国士无双”?
这是因为,他作为一员武将,其战略战术,独步凌空,无人项背。
“国士无双”,独一无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