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很高兴能回答您的问题,特朗普满身污点为何能达到美国总统呢?这其中有很多因素。他在当总统之前是一个非常成功的商人,他身上有着光辉的成功的故事,这对他塑造了很好的人格形
今天,大洋彼岸的美利坚共和国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终于来到了四百多万。在从一到一千到一百万的过程中,美国总统特朗普可谓“功不可没”。 在美国疫情日益严峻的情况下,特朗普却是“一分抗疫,九分选举”,满脑子都是政治和生意:鼓吹各地尽早复工,号召密歇根明尼苏达等州人民“谋解放”,和电视台记者打嘴仗,在推特上指控“中国病毒”... ... 你要说他出台了什么防疫措施吗,额,紫外线照射和注射消毒水?现年已经73岁的特朗普,是美国年龄最大的总统,也是争议最大的总统。他为什么会变成现在这样?这要从他的人生经历说起。 1946年,特朗普出生在纽约。他的父亲是美国颇有成就的一名房地产商人。他的父亲对他的影响非常大,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之下,特朗普从小就对商业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66年,特朗普进入美国商学院顶尖学府沃顿商学院就读。刚一毕业,他就进入了父亲的公司上班,不断积累经验;3年后,也就是1971年,他爸爸就让他当公司的董事长,而那时候的特朗普只有25岁。1974年,特朗普遇到了一位改变了他人生轨迹的律师——罗伊·科恩。科恩律师在美国也是恶名昭彰了,但他也人脉广泛,手眼通天,曾经当过麦卡锡的助手,也给黑手党教父进行过辩护。特朗普非常看重科恩,视其为自己最重要的参谋。很快,罗伊就给特朗普“上了一课”:当时政府发现,特朗普的公司不会把公寓租给有色人种,这是违反美国法律的,遂决定起诉特朗普;而罗伊却宣称,特朗普是受到了美国政府的迫害,反诉美国政府,要求一亿美元的赔偿。最后双方达成和解,特朗普需要定期向政府提交住户名单,以确保没有种族歧视。这一波操作,给了特朗普很大的启发。从此以后,面对他人的攻击,特朗普都是先全盘否认,再反过来攻击对方,用趾高气昂的态度面对一切敌人。1975年,特朗普迎来了他人生中的第一个机遇。当时纽约中央车站周围又老又破,但特朗普看上了曼哈顿的地皮,决定将中央车站旁边的一家破旧旅馆翻新成豪华大酒店。他深知人脉重要性,四处出击,最后说服了纽约政客批准了他的计划,并得到了几百万美元的免税优惠。接着,特朗普又重金聘请顶级设计师,亲自监督重建工程。历经五年,1980年,凯悦大酒店正式竣工,成为特朗普房地产事业的里程碑。在事业上腾飞的同时,特朗普还收获了爱情。同年,他认识了自己的妻子,来自捷克的名模伊凡娜。伊凡娜就像是女版川普,野心勃勃,在设计上也有独到品味,特朗普也放手让她全盘操刀室内设计。在“贤内助”助推下,特朗普的事业突飞猛进,从特朗普大厦,到大西洋赌场,到佛州的庄园,特朗普的产业四处开花,一跃成为上流社会的佼佼者。他和伊凡娜生了三个孩子,是别人眼中的“模范家庭”。与此同时,特朗普也开始频频在电视上抛头露面。与他父亲的低调谨慎不同,特朗普很享受被聚光灯照射的感觉,他希望成为家喻户晓的大人物,并借此抬高自己的品牌价值。他擅长玩营销炒作,也乐在其中。在摄像机前,他自信满满,心直口快,经常语出惊人。 在80年代的一次电视访问上,主持人问道,“如果你今天失去了身上的所有财富,明天你会干什么?”特朗普立即回答,“当总统”。此话一出,果然受到媒体大量关注——当然,特朗普也说到做到了,这是后话。尝到甜头的特朗普于是更热衷于上电视,一有机会就发表自己的观点,营造舆论攻势。除了电视机,纸质媒体他也没放过。1987年,特朗普的自传《交易的艺术》甫一出版,就风靡一时,连续48周登上畅销书排行榜。【起起伏伏,特朗普目光瞄准总统大位】但如果川先生的人生一直这样一帆风顺,他也不会是现在的特朗普了。天有不测风云,美国房地产业在90年代陷入低谷,再加上特朗普本人的一系列失误,导致他的资产大幅缩水,现金流也出现大问题。在事业低潮的同时,特朗普也陷入了家庭危机:他出轨了,还被发现了!一夜之间,这个消息登上各大网站的头版,原本被人艳羡的美好婚姻瞬间梦碎,他和伊凡娜携手建立的商业帝国也受到波及。这两波打击下来,特朗普几乎没什么偿还债务的能力,但他用自己的三寸不烂之舌说服了债主,他称,如果破产清算,债主也拿不到足够数量的钱,不如再给他一次机会,进行破产重组,把债权转为股权。这一波操作让特朗普咸鱼翻身,公司开始盈利,特朗普也逐渐把股权回购。到了1999年,特朗普满血复活,再度活跃于投资界。就在这一年,发生了两件改变他命运的事:第一件事,是他的父亲去世了。特朗普的父亲一直是特朗普在商场的领路人,在特朗普最困难的时刻,他的父亲还曾经以赌场筹码的方式资助给特朗普几百万美元,帮他度过危机。第二件事,是他的好友,职业摔跤手杰西·文图拉当选明尼苏达州州长。失去人生导师的特朗普正需要点什么填补内心空虚,他对杰西的参选经历产生了极大兴趣。研究一番后他发现,没有政治经验的人也可以赢得选举,在政坛身居高位,这勾起了特朗普的野心。过去他经常抨击时任总统,并说“如果我是总统会如何如何”,既然有杰西的例子在眼前,自己何不大干一场呢?在这之后,特朗普频频在媒体放风要参选总统,刷一波存在感,但每次都最后宣布不参选,这让政客们嗤之以鼻。但其实特朗普此举也是在试探民众对他的反应,等待一个合适的机会。2011年的白宫记者晚宴,由于特朗普之前屡次质疑奥巴马的出生地问题,奥巴马借着这个场合狠狠攻击了一番特朗普。在场所有人都在嘲笑特朗普。而特朗普本人就坐在人群中,皮笑肉不笑,面色铁青,一言不发。这场晚宴,坚定了特朗普要参选总统,并登上大位的决心。【极端化的参选策略,让特朗普被“沉默的大多数”抬了上来】特朗普没有打算直接参选2012的大选,他知道他阻止不了奥巴马的连任。他把目光放在了2016年。那一年,他70岁了,他的对手是69岁的前总统夫人,在政坛摸爬滚打近40年的时任国务卿,希拉里·克林顿。面对这样的传统政治精英,特朗普选择剑走偏锋,摆出旗帜鲜明地立场,反建制,反全球化,反精英,反自由主义,反政治正确。他指出,美国正处在“危险”的边缘,社会遇到挑战,矛盾暗流涌动,传统价值观受到冲击,制造业外流,失业率升高,中产阶级和低收入人群并未享受到发展红利。他提出了“让美国再次伟大”(Make America Great Again),直戳普罗大众的心脏,尤其是他的目标支持者。在政治正确的大背景下,特朗普支持民族主义,把矛头对准全球化和外来移民,这是很多人敢想却不敢说的。面对媒体的攻击,他开辟推特战场,疯狂输出自己的观点,用最简单的语法和单词和自己的支持者高强度互动。在大选结果出炉之前,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特朗普稳操胜券,由于民主党控制着绝大多数的媒体,舆论界鲜有对特朗普有利的消息。民主党以为掌控了舆论阵地就能赢得大选,但最后,虽然总票数处于劣势,“沉默的大多数”还是帮助特朗普拿下了重要的几个摇摆州,把特朗普推上了总统宝座。但回顾特朗普做美国总统的这几年,虽然他确实“说到做到”,兑现了大部分的竞选承诺,可是他的政绩并不是特别漂亮。他逆全球化,各种“退群”,不断让美国丢失着在世界上的话语权;他旗帜鲜明的政治立场固然能团结支持者,但也加剧了美国社会的撕裂;在公开场合,因为没有从政经验,特朗普说话反复无常,经常被打脸又拒绝认错;美国经济这几年虽然发展速度较快,但有一定泡沫成分,特朗普无限超发货币大印债券,不顾长期利益,而这泡沫也在最近的疫情中被戳破了大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特朗普的表现如何,不仅美国人看在眼里,大洋彼岸的中国人也看在眼里,这也反映了他作为一个普通人的脆弱。你越是了解他,越能发现他普通人的一面。他迎合着“沉默的大多数”走向高位,却未能在危机时如支持者期待的一样带领美国力挽狂澜。 他不是伟大的总统,也难以“让美国再次伟大”;但他的困境不只是他个人的困境,而是美国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