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语言学习不难,我们现在每一位中国人所说的母语,哪个不是“溜溜”的。
所以说语言不难,如果非要从“难”这个字眼来讲,那就不能说是难了,而是应该讲中华语言文字“深奥”与“
中文,语言学习不难,我们现在每一位中国人所说的母语,哪个不是“溜溜”的。
所以说语言不难,如果非要从“难”这个字眼来讲,那就不能说是难了,而是应该讲中华语言文字“深奥”与“伟大”,它是一种几千年传承的文化,语言文化的深奥,不是一般人能解密的。
中华文字中距今已3000多年的甲骨文就已经成为非常成熟的文字体系了,从甲骨文到金文、篆书、隶书、行书、楷书、草书等经历的演变,每一种书体都是蕴含着一种深厚的文化底蕴,如想一言以蔽之,那确实是难上加难了,那就需要我们按下心来慢慢地去研究其底蕴。
下面只能简单的举几个字的例子来说明我们中华民族语言文字的深奥与博大,其中所含的美韵何在。
“旦”字的由来
这是我们经常用到的字,它表示早晨、一元复始、光明等寓意。但它最初的形象是一幅初升的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美丽画图。它下面的横道,表示地平线;横道上的“日”在最先的文字中是一个圆圈里加了一个点来表示,代表太阳。
这样,全部的意思就出来了,“旦”就是太阳升到地平线上的意思。
“暮”字的由来
有晨起的太阳,就有日落西山的余晖。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晚间落入西方,那么落日又是怎样来表述的呢?
“暮”字是草字头,下面是一个“日”字,再往下从现代文字中是一个“大”字,而在篆书中此“大”字仍然是一个像草的形象一样的书写。这样就组合成了“暮”字。由于古代对地球自转的自然现象不是十分了解,只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从西方落下,但晚上的时候太阳到底到哪里去了呢?古人认为,太阳在晚上的时候是落入草丛之中了,太阳落到草丛后,人们就看不到了。所以,“暮”字就是一个“日”被上下皆草丛所遮盖的写法了。
这样,全部的意思就出来了,“暮”就是太阳落到草丛中看不见了,所以天就黑了。
“王”字的由来
“王”字,是一国之主,一族之王的表述。但你可知否?“王”字的最初含义并不是一国或一族最高领袖的意思,而是“斧钺”的意思。
“斧钺”在古代争夺地盘,建立国土之时,是用来作为战斗的武器的,也就是打仗所用的兵器,而“王”字恰恰就是来表示这种象斧头一样形状的兵器的,并没有一国之君即为王的意思。到后来不断演变过程中,因一国之君统领的是千军万马,而千军万马又需要使用斧钺这种武器来战斗,而斧钺这种武器又是用写画成“王”字形象的字来表述,所以统领一国之军的最高领导人就用“王”字来代表他的权力了。
这样,全部的意思就出来了,“王”就是统领一国之武器的领导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以上只是几个简单而又简单的字的来源的解释,中华民族的文字博大精深,每一个字,每一个词,每一个成语,每一个句子都包含着与大自然不可分割的渊源。一个智慧的民族,从大自然的天、地、人合一的精华之中提炼出了一个又一个的文明与文化,创造出了我们现在使用几千年的神圣之文字与语言。
总之,中文是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不在于她的语言之说,而在于其蕴含的深深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