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娥和真宗如何相识?出身寒微的她是如何在宫廷中站稳脚跟的?

少女刘娥出身于四川华阳,因父母双亡而被寄养于母亲族家。幼年的孤苦对刘娥的人生留下了深远的烙印,她不得已只能早早地嫁给了银匠龚美。那年头四川不安定,为了躲避战乱,龚美带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6:56:06

少女刘娥出身于四川华阳,因父母双亡而被寄养于母亲族家。幼年的孤苦对刘娥的人生留下了深远的烙印,她不得已只能早早地嫁给了银匠龚美。那年头四川不安定,为了躲避战乱,龚美带着刘娥北上,从四川一路做生意来到了中原,然而到达北宋的首都开封府时,龚美还是用光了盘缠,难以为继之下,只能将美妻刘娥嫁出,以解燃眉之急。比起惨来,刘娥也是和灰姑娘不遑多让了,然而刘娥虽然亲历了一场人口贩卖,但却卖出了通天之路,因为买她的那个人不一般,他是韩王赵元侃,也即是当时北宋天子赵光义的三子,未来的真宗皇帝。

一、刘娥被元侃买入府中,两人很恩爱,但太宗逼元侃将刘娥送走

原本作为第三子的韩王赵元侃是无论如何都和皇位没什么关系的,但是偏偏他的大哥元佐得了疯病,二哥元僖又年纪轻轻突然暴毙,这样一来皇位就落到了他这么个闲散皇子的头上。刘娥进京的那年差不多十五岁,与元侃年纪相仿,那一年元侃的大哥和二哥都还在活蹦乱跳,政事国事和他完全没有关系,少年元侃正是宅在王府里萌动思春的好时节。作为一个有追求的宗王,元侃当时的人生梦想就是有一位成熟美丽的四川大姐姐相伴,他很快就把这个富有建设性的想法告诉了好基友张耆,张耆又正巧知道龚美卖妻的事,于是两拨人一拍即合,元侃付完钱,马上就派人将刘娥召入王府之中。

元侃对刘娥很宠爱,他们的生活无比幸福。眼看着刘娥说不定就能一辈子跟着元侃做个逍遥王妃了,但二人的出身实在差太多了,也许是元侃的日渐消瘦引起了太宗的注意,也许是刘娥整天超速引起了元侃身边人的不满,不久后,在元侃乳母秦国夫人的告发下,宋太宗得闻大怒,强令元侃将刘娥赶出了王府。

元侃虽然将刘娥赶出了王府,但这是无奈之举,他的内心深处仍然对刘娥念念不忘,可老爸是皇帝,到处都是宫里的眼线,宋朝又是个市井社会,八婆这种物种已经全民普及,偷偷把刘娥接回来是肯定没法做了。好基友张耆眼看着元侃发愁,二话不说把嫂子接回自己家住,从此后,连家都不怎么回了,自己就在单位打地铺,一打就是十多年。

等到真宗终于入继大统,距离他将刘娥赶出王府,已然过了十余年。这段时间里,刘娥安居在好人张耆的府里,孤守青春,但是她并没有虚度时光。史载真宗曾命张耆为学长,刘娥出身寒微,才学见识本难以获得上流社会的认可,有史家认为,在此得天独厚的机会下,刘娥必然通过张耆的渠道认真自学,丰富学养,是故后来能达到“性警悟,晓书史”的水准。虽然事隔多年,但真宗也是个有情人,他对刘娥始终念念不忘,于是继位后不久,他便再次禀明乳母秦国夫人,将刘娥接入了宫里。

二、刘娥终于被真宗接入宫里,为了获得名分,她把握住了机会

有情人久别重逢,自是恩爱万分,真宗每每出入宫廷,刘娥皆伴左右,可谓万千宠爱集于一身。可在二人分隔的多年里,真宗陆续又娶了几个妃嫔,这些妃子个个出身高贵,拦在刘娥身前,让她的天空变得阴云密布,她想要一个名分变得尤其艰难。章怀潘皇后,她的父亲是北宋开国名将潘美,潘美一生灭南汉,从平南唐,镇守雁门,可谓战功彪炳,是北宋开国时期最为重要的将帅。

潘皇后本人并未看到真宗继位,她在宗王时期便早早的香消玉殒,但是因为她身份的超绝,自然把真宗之后选妃立后的基调给拉高了。章穆郭皇后,其父也是立有赫赫威名的开国名将郭守文,更为其生下皇子赵祐,自然是地位稳固。除了这两位皇后外,其余如杨才人等身份较低的妃嫔也皆是高官显宦的家族出身。如何在这群人之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很快,聪慧的刘娥便从当时朝廷的格局中看到了自己的机会。

当时的北宋距离开国未远,政界军界之中都遗留着比较浓厚的五代遗风。五代十国作为一个军人掌权的时代,它继承了唐未以来的藩镇分裂的局面,发生了太多血腥黑暗的武装政变。在这个时代,老皇帝一死,新皇帝如果孱弱年幼,抑或国家出现变数,手下的大将便必然会造反,即使大将不造反,手下的骄兵悍将,也会强迫大将造反,大将不从,则杀大将全家。而真宗时期的大将也有不少秉承着五代时期对内跋扈,对外怯懦的作风,如傅潜,王超者,甚至敢于直接无视皇帝的君令。

除此之外,朝中文官之间也存在着地域矛盾。当年追随太祖和太宗建国的大臣基本都是北方人,先天的看不起跟随南朝归降而来的南方士大夫,这些五代老将和北方老臣结成了北宋初年最有影响力的政治势力,排斥南方大臣,左右朝政。太祖和太宗皇帝都深谙权谋之术,可以控制他们,但真宗的个性远不如父辈干练,他的皇位根基也不牢靠,为了制衡这些五代老臣,朝廷急需一股新势力加入,完成新的权力构架。其中,内廷皇后之位正是五代旧臣的权力象征。

昔日北宋建国,虽然实行了崇文抑武的国策,但为了笼络高级武官,北宋皇族又选择世代与将门通婚,让这些掌握兵权的将门以放弃参政为代价,慢慢转变为权贵外戚,放下心来与皇族共享天下富贵。如果能打破将门对于皇后之位的垄断,那便代表朝廷中将有一股新的力量崛起,完成皇权以下的制衡。刘娥瞅准了这点,她首先通过自己蜀妇的身份让外朝如王钦若等一些受压迫的南方官员感到了亲近,之后又与同样蜀中出身的杨才人交好,在后宫中扩张了影响力。

真宗看在眼里,自然是乐于这位心中的爱人成为政治上的助力。此后,真宗在处理政务时也愿意把刘娥和杨才人同时带在身边,一方面让她们对政事耳濡目染,另一方面也将此表现为亲近南人的政治符号。公元1003年,即景德元年,36岁的刘娥终于在后宫中扎稳了脚跟,被封为美人,她的前夫龚美也跟着沾了便宜,被赐姓刘氏,成为了刘娥的义兄。

结束语

宫廷之事总是那么有趣,高贵出身的妃子虽然容易得到名分,却总得不到皇帝的真心,刘娥得到了真心,想要个名分却难如登天。可是刘娥是聪慧的,她在一群出身高贵的妃子之间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且没有因为真宗对她的宠爱就恃宠而骄,反而能与同样出身四川的杨才人交好,让自己在后宫中有了伙伴。

刘娥是宋朝第一位掌权的太后,后世对她的评价很高,她也是后来仁宗的养母。从一位出身孤苦,且被转卖的少女成长为手握至高权力、能管理好一国事务的太后,刘娥的人生是非常具有传奇性的。命运送给了刘娥一个通天的机会,而刘娥把握住了,她在与真宗分别的十来年里努力学习知识,增长见识,才能融入上流社会,她仔细观察政局,又施以手段,让自己终于在宫廷中站稳脚跟,她的成功不是偶然,更是必然。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