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事说起来特别有意思。仁宗废郭皇后,主要目的是清洗他养母章献太后刘娥的势力和影响,发泄心中的不满,故事挺曲折的。听我好好给你聊聊。
宋仁宗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那么小
这个事说起来特别有意思。仁宗废郭皇后,主要目的是清洗他养母章献太后刘娥的势力和影响,发泄心中的不满,故事挺曲折的。听我好好给你聊聊。
宋仁宗即位的时候只有13岁。那么小的孩子当不好皇帝,那么多军国大事得处理呢,他一个孩子哪儿会啊。所以就由他的养母章献皇太后刘娥垂帘听政。咱不聊他们当政的事,专门聊皇后。
仁宗大了,该选皇后了,就下诏书,各地推荐女子进京待选。四川王蒙正的闺女特别特别的漂亮,姿色冠世。也来备选。
刘娥一看,哇,真是长的太漂亮了,但是她说这个女孩子长的太“妖艳儿”了,会对少主也就是仁宗不利,不能让她进宫,众人都以为这女子该打道回府了,那知道一转眼刘娥就把这女子嫁给她自己的亲侄子了。她就不怕对她侄子不利。
我想,当时幼小的仁宗心里是有1万头“羊驼”在奔腾的,可是没办法,谁叫他小呢,权力不在他手里。
到了真正要选皇后的时候,有好几个候选人。其中就有大将军张美的曾孙女张氏,还有平卢军节度使郭崇的孙女郭氏,仁宗说我要那个张氏,张氏长的美,我喜欢。我想让她当我的皇后。
皇太后刘娥就对他说,张氏不好,我告诉你那个好,郭氏好,咱们就让郭氏当皇后,太后话都这样说了,结果就是郭氏当皇后,张氏只被封了个才人。
天圣二年(1024)乙巳,郭氏被正式册立为皇后。正史上说这个郭皇后善妒,脾气骄纵,常和其它的嫔妃掐架。但是其实没有电视剧表现的那么蠢,是有脑子的。
因为是太后亲自选的,所以郭氏在仁宗的心里认为她是太后的人,就和她很疏远,“后恃章献骄妒,后宫莫得进,上患之,不敢诘”怕她。不敢责问她。
之后,太后刘娥死了。仁宗就亲政了,年龄也大了。可以自己做主了。
仁宗是个很好色的皇帝,太后死了他就没有可怕的,可是肆无忌惮的放纵,这个时候他宠爱尚氏,杨氏。对尚氏家赏赐无数,恩宠倾京师,整个京城没有人不知道仁宗爱尚氏。
郭氏本来就是善妒的人,之前因为太后罩着性子越发骄纵。被仁宗冷落了以后,就找那些嫔妃的麻烦,可是太后不在了,那些嫔妃仗着仁宗的宠爱,就经常和她打。
话说有一次尚氏和仁宗正卿卿我我呢,郭皇后来了,尚氏就故意找茬对郭皇后出言不逊,郭皇后那受的了这个啊,冲上去就抽她,仁宗一看,不好,我宠妃要被打,腾一下站起来就冲上去拦,然后郭皇后这手就结实的抽在仁宗脖子上了。
皇帝大怒,阎文应就和仁宗说:别光发怒啊,趁着爪子印儿还清晰赶紧找大臣说去啊。仁宗就找到吕夷简,指着脖子说:你瞅瞅,我脖子上这个大印子,郭氏打的,你说说怎么办吧?这皇后还能要吗?我反正不打算要了,谁爱要谁要去。我要废后。
废后是大事,没大臣支持不行,这就说到了郭皇后和吕夷简的一段恩怨了,足以证明她其实不是电视剧写的那么傻。
仁宗刚亲政的时候,清洗太后刘娥的势力,就是倚重吕夷简的支持,把枢密使张耆,副使夏竦,参知政事陈尧佐、 晏殊这些太后所用的人都给罢了官。事办好后,心情特别好,退朝后就和郭皇后说吕夷简不错,帮了我大忙,这个时候郭皇后说了句话直接导致吕夷简被罢相。
郭皇后说:夷简独不附太后耶,但多机巧善应变耳。郭皇后看人的眼光还是挺毒辣的。但是这个话不知道怎么就传到吕夷简耳朵里了,我觉得有99%的可能是仁宗说的。
虽然也有其他很多大臣反对废后,但是在吕夷简的支持下,还是把郭皇后废了。同时被废的还有尚氏和杨氏。郭氏出居瑶华宫,尚美人亦废于洞真宫入道,杨美人别宅安置。
仁宗这个人很多情,赐郭氏号金庭教主、冲静元师。有段时间又特别想念她,还给她写诗,郭氏也给他回赠诗,写的辞甚怆惋。然后仁宗就给密令让她回宫见见聊聊,郭氏这个时候回答的我觉得很有范儿:“若再见召者,须百官立班受册方可”,想让我偷偷摸摸的陪你睡,不行!
后宫经过这么一番清洗,就没有皇后了,然后就是诏聘曹皇后,其他的美人登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