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左司马和上将军是什么级别?

左司马
zuǒsīmǎ
[the left minister of war] 司马是古代的军官,分左右司马,执掌军政
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史记·项羽本纪》
左司马曹无伤言之.
司马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18 03:43:04

司马各个朝代所指官位不尽相同。战国时为掌管军政、军赋的副官,如《鸿门宴》:“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隋唐时是州郡太守(刺史)的属官,如《琵琶行》:“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白居易当时被贬至九江,位在州郡别驾、长史之下。

左司马是汉制,将军府多置司马,职位仅次于军师、长史。

上将军是中国古代武将的官名。公元前633年,晋文公“作三军,谋元帅”,以郤縠将中军,狐偃将上军,栾枝将下军,当为“将军”名之始出。秦因之。汉不常置,金印紫绶,位次于上卿,职掌为典京师兵卫或屯兵边境。汉末以后,将军名号繁多,名称素朴之前、后、左、右之类,遂渐废弃。三国魏晋时只作为尊称。唐宋时期上将军官位复原。自唐以后,上将军、大将军、将军,或为环卫官,或为武散官。宋、元、明三朝,多以将军为武散官;殿廷武士也称将军。北洋政府时期,上将军为将军府所设置的荣誉称号;如能获得“上将军”称号者,一般都是曾授为陆军上将或海军上将者。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