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分其实是比较合理的评价,这片子要质量没质量,要特技也算有,但跟好莱坞二十年前差不多,比流浪地球差一个木星吧。
最让人反感的,还不是鹿晗这种流量鲜肉,而是妄图用流量鲜肉捞块
3.4分其实是比较合理的评价,这片子要质量没质量,要特技也算有,但跟好莱坞二十年前差不多,比流浪地球差一个木星吧。
最让人反感的,还不是鹿晗这种流量鲜肉,而是妄图用流量鲜肉捞块钱的剧组跟资本。流浪地球最大腕吴京带着六千万进剧组,男一屈楚萧女一赵今麦新生代偶像,要颜值有颜值,要演技有演技,片酬一共十五万。而上海堡垒3亿投资两亿买鲜肉流量,一点诚意看不到,也不知道剧组指望观众买票进去看什么。鹿晗用导弹都炸不松的齐刘海,还是受伤后嘴角一溜番茄酱就好敬业。
(每次看到这种剧照,我都会怀疑鹿晗是不是小拳拳锤外星人胸口把它们打跑了。)
不过有一说一,豆瓣评分确实有很多漏洞,最大的漏洞就是无法控制水军控评。知乎上现在都有人明目张胆的说“虽然我没看,但就是去打个一分泄愤”,这其实不理性不可取,当然对于流量鲜肉愤怒值到这种程度的,去看了只会恨最低分为什么不是负分。
这种报复性差评还在流浪地球、战狼2那里上演过,在票房爆炸芝麻开花节节高期间,一大群莫名其妙的人冲过去刷差评,而且都是十几字几十字短评,但这种浪潮跟观众观影体验相比,根本无力阻挡好评的增加。
就像王晶跟汪海林聊战狼现象的时候,说电影就是有一个爆发周期,一直没有好片看,在售票处看到的要么是好莱坞视觉大片,要么是小鲜肉小鲜花MV,一旦这时候出现一部良心之作,就算质量上可能也就二十三十亿左右票房,但观众的情绪爆发会让它冲上四十亿五十亿。
而观众情绪的积累,就是电影界烂片成风,圈钱无下限的恶心嘴脸。而《上海堡垒》正是这种恶心嘴脸的写照之一,豆瓣评分姑且不论,现在周末黄金档,鹿晗粉丝们要加油,第一天就扑了街,今天明天后天一定加油,刷个五亿六亿票房,给爱豆长脸,否则你们可爱的小鹿以后会彻底被电影圈当毒瘤,永远排斥哦,到时候小拳拳捶胸口也无济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