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姓是大姓,名人很多。今天介绍几位新中国的李姓领导人和开国上将,他们是:
△李济深(1885年11月6日-1959年10月9日),广西梧州市龙圩区人,曾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全国人大副委员
历史上,李姓仅称帝称王的就有60多人,先后建立了大成、西凉、凉、吴、魏、唐、楚、后唐、南唐、大蜀、西夏、大顺等12个政权。而出自李姓的名人,那就更多了。
先秦时期的李耳,也就是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但在,现在更多的人,认为他是姓老。
秦国的李冰,在四川成都主持修建了著名的水利工程“都江堰”。今天,都江堰还在发挥作用。
魏国的李悝,开创了中国变法的先河,在魏国开始了变法,并编写了《法经》。
赵国的李牧,是战国四大名将之一,曾经西挫强秦,北破匈奴,被封为武安君。
秦国的名将李信,曾经率领大军,击破燕国的太子丹。
秦朝的李斯,是秦朝的开国丞相,参与制定了法律,创制了小篆,统一了车轨、文字和度量衡,被称为“千古一相”。但是,他建议秦始皇焚书,造成了中国文化史上的一大浩劫。后来,李斯被赵高诬陷谋反,被腰斩于咸阳。
秦末著名的谋士李左车,是李牧的孙子。刚开始,他辅佐赵王歇,后来又辅佐韩信,归顺了刘邦。“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就是李左车说的。京剧《淮河营》里,马连良唱的“左手拉住了李左车,右手再把栾布拉”说的就是他。
汉朝的名将李广,是李信的后代,被匈奴人称为\"飞将军\"。但是,李广却是一生未得封侯,留下“李广难封”的遗憾。后来,李广在跟随卫青出击匈奴的时候,迷失了道路,延误了日期,被卫青问罪,就拔刀自刎了。
李敢,是李广的三儿子,因为对匈奴作战有功,被封为关内侯。后来,他得知父亲李广的死和卫青有关,就打伤了卫青。卫青虽然没有追究,但卫青的外甥霍去病却不干了,在甘泉宫的一次狩猎中,暗箭射死了李敢。
李陵,是李广的长孙,在出击匈奴的时候,被3万匈奴骑兵包围。由于得不到援军的支援,就投降了匈奴。司马迁因为给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被施以了宫刑。
东汉的开国名将李忠,跟随刘秀消灭王郎,平定河北,被列为“云台28将”。云台28将是在光武中兴中,刘秀手下功劳最大的28员大将。汉明帝刘庄在洛阳南宫的云台阁,命人画了这28人的画像,所以称为云台28将。最著名的有评书《刘秀传》中的马武、岑彭、铫期、王霸、冯异、邓禹、吴汉、杜茂、寇恂。
三国曹魏的李典,曾经与张辽合力,以敢死队八百人大破孙权的十万大军。
隋唐时期的李密,是农民起义军瓦岗寨的首领,是《隋唐演义》中的著名人物。
隋朝的桥梁专家李春,他设计建造的赵州桥,历经了1400多年的风雨,至今仍然在使用,堪称中国建筑史上的奇迹。
唐朝的唐高祖李渊、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是皇族的人。
李靖和李孝恭是开国元勋,被列入了“凌烟阁24功臣”。凌烟阁24功臣,是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纪念和他一块打天下的24名功臣,让著名的画家阎立本在凌烟阁内,按照真人的大小,描绘的这24位功臣的画像。尽管他们中间有多人名垂青史,但是,至今让人们在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还是他们在《隋唐演义》中的的角色。比如,“贾家楼46友”中的大哥魏徵,二哥秦琼,三哥徐世勣(就是徐茂公,也称为李勣),四哥程咬金,老12 张公瑾,老14屈突通,老30侯君集,老45柴绍。
中唐的著名将领李愬,是西平郡王李晟的儿子,中学课本里有《李愬雪夜入蔡州》这篇课文。
天文学家李淳风,和袁天罡一起,创作了《推背图》,这是一本很受后世推崇的预言书。
唐朝还有诗人李白、李商隐、李贺、李益。乐圣李龟年。
五代十国的唐太祖李克用,他的儿子李存勖建立了后唐。
南唐的开国皇帝李先主李昪(biàn)。末代皇帝李后主李煜,李煜擅长写词,被称为“千古词帝”。
北宋有著名的丞相,主战派李纲。
南宋有女词人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李清照与蔡文姬、上官婉儿、班昭,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才女。
西夏有开国皇帝李元昊。
明朝有开国功臣李文忠和李善长。
明朝的药学家李时珍,历时27年,编成了医学著作《本草纲目》。
明末的大顺皇帝李自成,花了15年,推翻了明王朝,却只作了42天的皇帝,就被赶出了北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