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博周村历史上是一个“因商而兴、因商而城”的古城。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国众多商业老字号,也曾因其繁荣的商业贸易景象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时至今日,走进周村古商城,似乎还能
淄博周村历史上是一个“因商而兴、因商而城”的古城。这片土地孕育了中国众多商业老字号,也曾因其繁荣的商业贸易景象而被誉为“天下第一村”,时至今日,走进周村古商城,似乎还能感受往日旱码头给这片土地带来的生气、热闹与繁华;能想象当时蒲松龄在毕氏尚书府教书33年,与民众分享奇妙故事,创作《聊斋志异》的灵气和智慧;能看到百姓门前挂起的绚丽花灯、闲暇节日里唱起五音戏的欢喜和幸福………
这座古城静而不语,却默默积淀,让后人回味、着迷甚至愿意终其一生去发扬与传播,不止专注精诚的鲁商文化,因交流对话而滋养的包容品性,还有那些入胃入心的味道,这当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知味斋的肴鸡和枣香酥烤鸭。
知味斋肴鸡 自光绪至今,只为分享一份极致而醇厚的感动
周村古城边,知味斋肴鸡的店铺门敞开着,每个来买肴鸡的人都会和店员之间有一番老街坊式的攀谈,说着今天家里来了知心的访客,邻居家的第二个宝宝快生了等着去祝贺,又聊到多包一只肴鸡给在外读书的儿子寄去………几乎不会问味道怎样、价格怎样,如何储藏,因为他们是说着地道周村话的本地人,他们最懂得哪句话能逗对方乐上半天,最懂得打从爷爷的爷爷就好的这个味道,打出生就闻着长大的、几天不吃就心里痒痒的这个味道,就是那个颜色、就是家里来客过节必须出现的那个菜品,她叫作肴鸡,对于周村人来说,这就是他们家里的菜,来知味斋买肴鸡如同把菜肴从厨房带到客厅一般,他们不是审视,是熟悉、是习惯,更是深深地依赖和眷恋。
老味道,是手艺随时光沉淀后的绽放
知味斋肴鸡制作工艺源于博山,光绪年间,颜神镇刘绪楷拜伊慧勤为师学习肴鸡制作,后在周村立号德盛斋,制作肴鸡。刘绪楷病故后,长子在义衢门里开肴鸡铺,立号异香斋;次子仍在旧址沿用德盛斋老号。
当时两个肴鸡铺,一个在大哨门门里,一个在门外,人们称之为肴鸡门。 当时来往周村的人无不出入肴鸡门携一只肴鸡带走犒家赠友,如今,知味斋继承了肴鸡的严苛考究的老手艺,又加入了知味人自己的巧思,将肴鸡分享到更多更远的地方去,让更多热爱生活,热爱美食的人多了一份鲜美醇厚的味道体验与感动。
半分不将就的认真,成全极致精品
肴鸡之所以成为很多人念念不忘的味道,是因为从食材开始的认真和计较。食材的考究是制作一道极致菜品的本源,基础不牢何来大厦,知味斋肴鸡以当年的雏鸡(柴鸡)作为原材料,经过清洗,腌制、风干、过油、煮制等十几道工序加工而成。如此精工制作的肴鸡如同一件艺术品,丰腴完整,口若衔食。表面呈金黄色,晶莹鲜艳,鸡皮不破不裂,肌肉完整,一口咬下,鸡皮脆香、醇而不腻,而且肉质松软,适合所有人分享,尤其是带着冻吃的感觉更独特。
吃一口酥烤鸭,熏一身枣香
在知味斋,除了肴鸡,还有一款历史悠久深受百姓喜爱的美食就是枣香酥烤鸭,与肴鸡相比,有着28年历史的枣香酥烤鸭虽然年轻,可开发者和制作者放诸其中的真诚与专注以及将美的味道进行分享的心境是一般无二的。
那极致的味道从鸭子们非凡的生活方式开始
为了追求味道的卓越,知味斋打造了自己的鸭厂,不仅给鸭子们提供了舒适天然的生活环境,连它们的“一日三餐”都是精心策划过的,鸭子们吃的是富含有机质的玉米等原粮和植物性饲料,内含多种维生素,氨基酸也十分丰富,而且为了让成品味道独特,他们在鸭子们的饮食中添加了枣粉、当归、枸杞等十余种滋补品,不仅让枣香味在鸭肉中慢慢沉淀,也让鸭肉更加滋补。快乐生活50天的鸭子们已经达到出栏的标准,每只标准体重2.5公斤,身材优美、体重均匀,香味由内而外的散发才为一道深入人心的美食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和独特口味的可能。
分分苛求,才丝丝入味
单单食材的讲究并不能保证味道的极致,继承传统制作工艺的知味斋烤鸭,对每道工序都有严格要求,它包括宰、杀、烫毛、打气、切口、掏膛、支撑、挂钩、烫皮、打糖、晾坯、堵塞、灌水、打色、入炉、烤制、出炉等18道工序,如同一只有修养的烤鸭要经历的诸般修行一样,而且,时光的流逝和人们口味的变化给了知味斋不断审视自我、开拓创新的可能。
知味人为了让烤鸭在色泽、口感和营养上达到最完美的呈现,在鸭坯选料、炉膛改良、二次晾坯、体内灌汤等环节大胆改良,并邀请素有“京城第一杆”称号的刘新民烤鸭大师做技术指导,以成全酥烤鸭的华丽升级蜕变,成为知味人美食创新改良路上又一次自豪的探索和实践。
比如善用巧思不断实践最后选用的锻造钢胆炉,270度热力辐射,使烤鸭受热均匀,周身色泽一致,最大限度的逼出油脂,脂肪含量从传统的烤鸭含脂肪量50%,降为15%左右,满足了现代消费者追求营养健康的需求,达到香而不腻的效果;
增加对烤鸭的二次晾胚,通过排酸使鸭皮最大限度的膨胀增厚,以保证鸭皮入嘴酥化的口感;
优化灌汤,让味道再次渗透,为此知味斋优选上等乐陵小枣,添加多种中药食材及调味品熬制成汤,灌入鸭膛内,在烤制过程中,使枣香渗透到鸭体的每一丝肌理之中,肉质具有枣的芬香、回甘无穷,最适合进补食用;
改善涂料,让枣香自然沁入。传统烤鸭是用麦芽糖水做鸭胚表皮涂料,知味斋枣香烤鸭创新为用枣花蜜对鸭料进行上皮水,用蜜水涂抹表皮反复搓揉后鸭表皮极易于吸收,不仅烧炙后呈金黄赤铜色,而且使烤鸭的枣香味道更加浓郁。同时选用上等枣木烤制,可使炉温迅速提升又使热量得到充分集中利用,无烟气而有清香味,燃烬热度均匀持久,保证烤鸭具有浓郁的枣木香味。
在如此精细的工艺操作下,知味斋枣香烤鸭形成了“皮层酥松,入口即化,低脂少油,栆味芬芳”的特点,也是几乎每个进入知味斋的食客都难以抵抗烤鸭诱惑的原因所在,他们感到于鸭皮的入口即化,感动于枣香与鸭肉醇香的完美融合,如一见钟情般,遇上、爱上,再难改变。
其实每个地方的美食在经历多年的沉淀和从业者的认真打磨改良后,已经难分伯仲,只是大同中各有故事韵味,品美食,其实是带着文化和风情的有色眼镜去感受味道在生活中的意蕴沉淀,她对有些人的影响是一辈子的,比如以厨房为战场的人,比如那些世世代代钻研食之价值的人,还有那些自父辈祖辈一直赖以为生的、习惯的,离不开的,自出生边深受乡味晕染的人,美食、味道是一种乡愁,是一种由口及心的人情咀嚼,是解读世界自古至今的一面五彩镜子,总有些味道因为用心而入心。(文/邱李伟 图/毕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