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徐悲鸿是绕不过去的一位艺术家。他用画笔呼唤民族精神,呼唤民族魂,被视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就大众知名度而言,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都是属于
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史上,徐悲鸿是绕不过去的一位艺术家。他用画笔呼唤民族精神,呼唤民族魂,被视为中国现实主义绘画的领军人物。就大众知名度而言,齐白石、张大千、徐悲鸿都是属于大众辨识度很高的艺术家了。说起徐悲鸿的创作,一般大家会很自然地说出他笔下的马,而徐悲鸿创作的很多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也是近现代艺术史上的名作。
徐悲鸿的《奔马》。
刚刚在中国美术馆结束的“民族与时代——徐悲鸿主题创作大展”便亮相了不少徐悲鸿的现实主义题材大作,包括《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徯我后》《巴人汲水》《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会师东京》等,其中《愚公移山》《田横五百士》等大型作品都代表了近代中国人物画最高水平。与此同时,这些作品也开启了中国画的大画时代,类似《徯我后》《田横五百士》《愚公移山》等作品从形态上看,可以说是徐悲鸿对伦勃朗《夜巡》、籍里柯《梅杜萨之筏》、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等作品的致敬。徐悲鸿在留学期间曾经被那些欧洲的经典大画所感动,称叹为“不愧杰作”,而他自己在创作巨作时,关怀始终落到了大写的“人”与中国的“人生”上。
《田横五百士》。
这次展览让我们得以有机会集中地看到徐悲鸿塑造的不屈不挠的民生群像,也看到他在“中西融合”艺术道路上做出的创新实践。在徐悲鸿看来,“现代”已不单纯是一种美术样式的指称,而是关于美术本质的一种新的憧憬和构想。
这个展览的另一个亮点是通过大量的画稿和素描呈现了一幅巨作完成的更多背后的故事。类似徐悲鸿的巨作《愚公移山》是1940年徐悲鸿在大吉岭完成气势磅礴的中国画巨作,是当时在民族生死存亡的时刻,徐悲鸿希望以愚公坚忍不拔的精神鼓舞人民。而该展的第二篇章为“图稿叙事”,展出徐悲鸿为创作《愚公移山》等作品所绘的画稿与素描,则让我们看到《愚公移山》更多的细节。
徐悲鸿一生创作了2000至3000幅作品,其中主要收藏在北京徐悲鸿纪念馆里,共有1000余幅。他的创作除了学术上的高度认可外,市场上也是受到资本的疯狂追捧。2011年秋拍中,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1951年)拍出2.668亿元的天价;2010年秋拍季中徐悲鸿写实巨制《巴人汲水图》拍出1.71亿元,刷新了当时的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纪录。
《巴人汲水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