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笔下郭靖的蒙古师傅哲别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哲别全名叫别速剔哲别,或者叫别速剔只儿豁阿歹。他是铁木真汗的四狗之一,第47位功臣千户。是一个口才极好又骁勇善战的大英雄神箭手。
【铁木真】
哲别【?-1224】原名只儿豁阿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7 21:17:13

金庸笔下哲别,为什么会着重写他呢,还将他的事迹放在开头,里面肯定有原因,金庸肯定对蒙古历史很懂,在成吉思汗传奇故事里,唯一少不了就是哲别,故事开头讲的就是郭靖在茅草堆救了哲别,哲别后来为郭靖挡箭。成吉思汗从哪以后也就结识了哲别,哲别箭射得好,蒙古无人能敌,故此还为其起了别致的名字,神箭手,意思是哲别。

哲别原本是成吉思汗死对头塔里呼台的手下,本来名字叫只儿豁阿歹,为了阻止乞颜部对泰赤乌部进攻,塔里呼台想让哲别射死成吉思汗,哲别的箭管用了,但没有射中要害,成吉思汗没有死,塔里呼台的阴谋没有得逞。一向以长者叔叔身份,害的成吉思汗小时候家族败落,父亲也速该被塔塔儿害死,自己却想称汗,孤立铁木真一家 ,但最终因没有威望,导致蒙古的分裂。这个曾被也速该嘲笑为忽里精扎勒亥,终于得到应有的报应,神箭手哲别也帮不了他,弃他而去,他身边还有一位勇士叫纳牙阿投奔成吉思汗。哲别离开塔里呼台就像逃兵一样躲着成吉思汗,原因是他曾经差点射死成吉思汗,再一次攻打泰赤乌激烈的战斗中,哲别被俘,成吉思汗相反却不记旧仇,将哲别收为自己的部下,给他起了这样的名字,从此哲别就出现了。后来哲别被成吉思汗大恩感动了,他当面发誓誓死效忠,随后和成吉思汗南征北战,战功赫赫,成为四狗之一。在攻打乃蛮部的时候,塔阳汗被四狗的名声吓破了胆,不战而逃,铜头铁额,凿子嘴,刀枪不入,铁一样的心。成吉思汗养了四个猎犬,哲别,者勒蔑,忽必来 ,速不台,他们可以说是成吉思汗响亮的招牌,敌人的克星。

在以后的时间里,哲别出头了,他的功绩彪炳千秋,甚至都打出了国外,所以金庸写他只写一部分,总把他和郭靖绑在一块,而历史上真正的哲别却是位战神,中国历史名将中,他属于响当当的人物,难怪满身武艺的郭靖拜他为师。在对金战争中,第一功臣木华黎在野狐岭上用敢死之师为成吉思汗消灭了金军四十万精锐,成吉思汗大胆的尝试也使他打败金朝有了可能。而第二功臣哲别则在此战中作用更为关键,他打了蒙古对金的头一枪,在围攻乌沙堡,乌月营时,哲别率先冲到前头,把金军阵脚打乱了,守将独吉思忠指挥不力被撤了下去,由完颜胡沙接防,完颜胡沙一败再败,由抚州退到野狐岭。金朝第一道防线被破,蒙古很快逼近怀来和居庸关一线,成吉思汗大军以简单的权益之计突破了此防线,完颜岗和术虎高琪大败,中都被围,哲别率军强攻,可完颜岗的誓死抵抗让哲别无从下手,成吉思汗不得不调整战略,截断金朝的东北大后方,于是又让木华黎攻打辽东。这时候,金朝当朝皇帝完颜永济一听辽东被攻破,怕了,立马求和,曾经图单溢在辽东置行省的谏言被迫回,现在后悔了。可以说,哲别在对金战争中作用很关键,金朝东北失手,中都失去北部屏障,致使蒙古第二次能轻而易举拿下中都,都是哲别的功劳。

在对金战争胜利,让成吉思汗信心满满,现在西辽更是让他唾手可得,哲别成了他一把利刃,插向西辽腹地。哲别率领两万大军趁西辽内忧外患之际,先后攻陷了国都虎思斡耳朵,直到花剌子模边境的恒罗斯。哲别现在正是大显身手的时候,与花剌子模大军相遇,摩诃末沙干预蒙古的西侵,与哲别交锋,一场大战,摩诃末沙被哲别的弓箭吓破了胆,花剌子模也许因为他而瞬间萎缩。为了以除后患,哲别追击西辽国主屈出律,在可失哈儿今喀什将其消灭,可以说西辽是哲别给消灭的。

哲别之后又随成吉思汗西征花剌子模,和速不台西征,他们也许属于蒙古西征最远的大将。上次交锋中,由于摩诃末沙畏惧哲别的弓箭,成吉思汗派他正好起着敲山震虎,当攻陷国都撒马儿干时,成吉思汗坐在花剌子模宝座上,对哲别下达命令,什么时候追到沙王,就什么时候回来。哲别应允了,他作为主将出征,和副将速不台两万大军跨过阿姆河,开始了远征波斯之旅,但始终追不到摩诃末,他们先后攻陷了先进抵巴里黑(今阿富汗北境的巴尔赫),你沙不儿,摩诃末又遁。哲别与速不台分兵追寻,哲别经过木维因、祃桚答而、阿模里和阿思塔刺巴忒等城,对抵抗者均加杀戮,在刺夷城与速不台会合。他们把摩诃末没追到,却追到了摩诃末沙家眷,他的母亲图尔罕太后被俘,王子被杀,公主,妃子被分别送到蒙古。但哲别还不放弃,继续向西,打到尽头。正当他们征服正热时,摩诃末沙在逃亡里海小岛上病逝。

哲别和速不台一路杀向欧洲,直到俄罗斯,乌克兰,追击摩诃末于里海,又从阿塞拜疆和格鲁吉亚北上进入东欧平原,在迦勒迦河大败钦察和俄罗斯诸国联军,最终在克里米亚半岛搬师。可惜一代战神哲别在回师半路上由于积劳成疾殡天,哲别在最后,也算是兑现了当初对成吉思汗的许诺,使他在事业上达到了顶峰。他的军事才能可能要比他的箭玩得好!如果他没有死,也许速不台很难企及,速不台步步都在按着哲别的路继续走下去,他似乎替代了哲别,一次西征波斯,欧洲,攻金开封,二次西征欧洲,但还是不能复制哲别。

在现在国外主流媒体中,历史频道老是说是成吉思汗亲征到欧洲,打到欧洲多瑙河,这种观点有误。其实第一次西征真正打到欧洲是成吉思汗两员大将,哲别和速不台。哲别功劳放在首位,他从阿勒泰阿山一直跨过咸海,里海,黑海,地中海克里米亚。一路向西,从来没有打过败仗,西域因他而生灵涂炭,蒙古的武力至上在他身上发挥的淋漓尽致。

成吉思汗之所以建立庞大的帝国,都是在他的影子下凑起来的,降服乃蛮,攻陷金中都,灭西辽,征花剌子模,攻波斯,西征欧洲无不没有他,他走的地方,跨度相当大,可以说当时算他玩转半个世界,堪比亚历山大第二。而金庸故事中到最后却说成吉思汗准备灭金攻宋,后被郭靖识破,不从,幸得哲别救了他,才逃出蒙古。事实上,哲别就没有参加灭金战争,何来攻宋,第一次西征后,他就再也没有回来,死到遥远的伏尔加河地区,哪来心思回来帮郭靖呢。

哲别可以说是为成吉思汗而活,成吉思汗很会收买人心,会用人之道,在他身边的大将里居然没有一个叛变过,和哲别同起的木华黎在中原攻金战争中一样病死在任上,成吉思汗内心感觉很愧疚,对不起这两位勇将,他在南征西夏半路听到噩耗时,说:“敌国未灭,大将先死,长生天难道不护佑我了,如果他们还在,我还愁亲自南征干什么。”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