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说一下,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部分结论目前史学尚无定论。下面介绍的是一些关于这个问题主流说法的概括。
匈奴其实是一个多民族的游牧集团,匈奴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在北方
首先要说一下,关于这个问题有一部分结论目前史学尚无定论。下面介绍的是一些关于这个问题主流说法的概括。
匈奴其实是一个多民族的游牧集团,匈奴的组成成分相当复杂。在北方草原上,匈奴这个名字产生之前,每个时代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游牧民族名称,夏朝以前中原北部政权称之为荤粥,到了殷商时期北部又称之为鬼方,而到了西周时期北方游牧民族又被称之为犬戎或者猃狁,到了战国时期在这北方区域第一次出现“匈奴”这个名称的记载。所以很多学者比较偏向于认为荤粥、鬼方、猃狁是匈奴人的祖先,他们之间可能起源于不同的部落,然后先后称霸于北方草原,最后相互融合在一起,构成了当时的匈奴集团。所以说猃狁这支部落很有可能融入了匈奴。
匈奴在于中原汉王朝不断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分为两部分:南匈奴和北匈奴。南匈奴内附,北匈奴小部分在西域蒲类海附近继续抵抗东汉,最后西迁中亚地区,但大部分融入了后来崛起的东胡鲜卑。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匈奴人刘渊组建了汉赵,后被石勒灭亡。后来父亲是匈奴人,母亲是鲜卑人的匈奴后代建立了大夏政权,他们也被称为铁弗匈奴,不过后来也被北魏灭亡了。甚至还有一小部分匈奴人东迁到朝鲜半岛,与当地人慢慢融合到了一起。大概在5世纪上半叶左右,匈奴这个名字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匈奴这个民族也随着民族大融合,逐渐的融入了中原文明。
突厥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在5世纪左右,突厥是柔然的附属国,后来突厥灭了柔然,统一了北方的游牧民族。公元583年,也就是在隋朝时期,突厥一分为二,分为东突厥和西突厥。到了唐朝东西突厥先后被灭,虽然后来有个后突厥想复国,但是在唐朝和回鹘合力下,让后突厥也消失在历史的舞台上。随后,突厥人一部分融入了唐王朝,另一部分融入了回鹘,而回鹘一般被认为是维吾尔族的祖先。
女真族最早可以追溯至3000多年前的肃慎,汉至晋时期称挹娄,南北朝时期称勿吉,隋至唐时期称黑水靺鞨,辽朝时期称其为女真。在辽国统治女真部族期间将女真族分为两个部分,把女真族强宗大姓统一编入辽国国籍,迁入辽东地区,他们称之为“熟女真”,相对应的被称之为“生女真”。后来建立金国的完颜部落就是来自“生女真”。金朝灭亡后,女真散居于关东地区,主要分为建州、海西、野人三个大部。后来的清王朝就是以建州女真为基础发展起来的。1635年,皇太极废除“女真”的族号,改称“满洲”,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大金为大清,清朝建立。辛亥革命爆发后,清政府被推翻,此后满洲族改称“满族”。目前满族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以及华北地区。
所以,总结起来说,猃狁后来融入到了匈奴这个族群中,而匈奴后来也融入到了中原大家庭中。至于突厥一部分去了中亚,一部分演变成今日的维吾尔族,还有一部分也融入到了中原的民族。女真部族也经过一些列的演变,最终成为了今天的满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