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通神是什么神?

“五通神”普遍认为是邪神,最为人知的相关故事则出自于《聊斋志异》。
相比许多被人拜祭的大神,“五通神”并不算出名。相信许多人认识到这个神则来自于《聊斋•五通神》这部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16:57:03

【五通神】是旧时江浙一带民间祭祀的妖神、邪神,然而,“五通神”的名称起源和其成神的起源,却是完全的两回事。

我是喜欢挖掘新奇、刺激、好玩的神秘传统文化的大愚,我就和大家聊聊这个“五通神”到底是个什么神。

一、“五通神”的名字起源。

“五通”这个名称源自于佛教“五神通”的说法。

所谓“五神通”,就是:

“又曰五通、五神变。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如意通。”

《维摩经·不思议品》中是这样写的:“或现离淫欲,为五通仙人。”

“五通仙人”就是“得五神通之仙人”(《佛学大辞典》)。

因此,明代郎瑛所著的《七修续稿》卷四中,是这样评价“五通”的:

“为五行正气之神,市井所传邪崇之事,乃鬼魅假神之名所为者。”

按照郎瑛的说法,“五通神”就是“五通仙人”,他本来就是个好神,因为五通之名,本源自佛教,而市井之中关于五通神的邪崇之事,都是那些魑魅魍魉假借神名行事而已。

北宋文学家苏轼的诗——《南华长老宠示四颂事忙只还一偈》是这样写的:

“宿业相缠四十年,常行八棒十三禅。今着衲衣归玉局,可怜化作五通仙。”

还有北宋的释惠洪《冷斋夜话》卷七中,引用了其中一句诗,末句作“自疑身是五通仙”。

这似乎也证明了,在北宋时期,“五通”这个名字依然是个好名,然而,“五通”是什么时候开始坏了名声的呢?

二、邪神现世。

一本叫《龙城录》的书,是这样记载的:

“柳州旧有鬼名五通,余始到,不知信。日偶发箧易衣。尽为灰烬。乃为文醮诉于帝。帝恳我心。遂尔龙城絶妖邪之怪。”

据说这本书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所著,但实际上是王铚所伪托,王铚是北宋末南宋初人,因此,这本书成书于北宋末南宋初,这也是“五通”的恶名初次现世于文献。

那“五通神”到底是什么东西?

根据南宋著名文学家洪迈的《夷坚丁志》(卷一九)中所叙述,在当时的江南的山林中,有许多俗称为“禨[jī]鬼”的妖怪,多在岩石树木之中栖息,在很多山村中出现过,在二浙、江东一带称为“五通”,在江西、闽中一带叫“木下三郎”或“木客”,也有一只脚的“独脚五通”,名字虽然不尽相同,但其实是同一种东西,根据古籍传记的考研,这些所谓木石之怪其实就是“夔[ kuí ]、罔两及山魈”。

然而,从后世“五通神”的发展描述来看,“五通神”和“山魈木客”并不是一类妖怪,后世的“五通神”并不在山林之中,而栖息在人口密集的村镇,以当时繁华的苏杭一带为核心,似乎不应该把山上的妖怪也牵扯进来。

当然了,“五通神”的恶名源于南宋,它的原型,可能就是“木客”、“木下三郎”以至“山魅”……等妖怪,而且,当时南方地区的蛊神信仰,也对“五通神”的形成有一定的影响。

三、邪气凛然的“五通神”

洪迈又在《夷坚丁志》中说到“五通神”的邪异,书中说到“五通神”擅长变幻,迷惑人类,和北方的狐狸精相似,能使人短时间内暴富,所以很多人会供奉祭祀它,以祈求得到意外之财、能不劳而获,因此,“五通神”也成为了民间财神的一种,在江南深受广大百姓的欢迎。

然而,“五通神”却很小心眼,只要祀奉的人稍微有不合“五通神”的意思,或者有些地方做得不好,它就会收回所赐下的财富,让人再次回到一穷二白的境地。

洪迈称,“五通神”最大的特色就是“尤喜淫”,经常化作美男子、或随人心中所喜而化形。

“体相不一,皆矫捷劲健,冷若冰铁。阳道壮伟,妇女遭之者,率厌苦不堪,赢悴无色,精神奄然。(《夷坚丁志》卷一九)”

嗯……这里写得也挺清楚的,就不详细解说了。

明代的陆粲写了本叫《庚已编》的书,在书中卷五中的“说妖”中,就记录了吴地所信奉的五通之神的邪气逼人。

当时的江南地区,所祀奉的妖神,号称“五圣”,又叫“五显灵公”,有的乡村称为“五郎神”,都是些“深山老魅”、“山萧木客”之类的妖怪,这些魑魅魍魉男的成王侯,女的称夫人,在神庙中男左女右站立,中间坐的是这些“五通神”的母亲,称为“太夫人”,或称“太妈”,百姓都很畏惧,家家都设置庙堂庄严供奉,再贫穷,也要找人把画像画再木板上供奉,这板称为“圣板”,那时候,一般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都会连带着和观音、城隍、土地……等等正神一起祭祀。

书中称“五通神”等邪魅,多是乘人气运衰厄时就出来作祟,他们所到之处轻则移床坏户,阴窃财物,重则能搞出火烧人屋的大祸,性淫又好妇女。

“与交合时,有物如板覆己,其冷如水。有夫者避不敢同寝,或强卧妇旁,辄[zhé]为魅移置地上。”

总之,当时在江浙地区,对“五通神”的信仰与畏惧,已经到了邪乎、病态的地步,自家一切的事情,都必需向“五通神”祈祷,以祈求得到庇佑,偶然获得一点收获,就归功于神,如果事情不顺利,那就是自己不够诚信,竟然到死都不敢对“五通神”有一句怨言。

人们对都竭尽所能、倾家荡产地去祀奉“五通神”,更有甚者,人得了病,就说是因为忤逆了“五通神”而得了仙病,不得服药,这样还真有不少人信了,最后更多的是一命呜呼。

四、“五通神”的兴衰

旧时,江南“五通神”的信仰极有市场,从南宋开始,会稽城内(今浙江绍兴)就已经有了一座五通祠,极为宽大,虽不参与春秋祭典,但在民间却拥有极为庞大的信仰,到了清初,江宁府(今江苏南京)普济寺也供奉“五通神”,其坐次竟在关圣帝君之上。

五通神祠最鼎盛之时,江南每年在暮春,都会举办盛大的五通神祠庙会,前来参加的人数可以达到千万界级别,其中最让人喜闻乐见的一项活动,就是召集一帮年轻貌美的女子,把她们打扮得花姿招展,站在临街的楼房上展示自己,让在场的人们在楼下大饱眼福,并评出“美人状元”,其中惹出了不少的是非和事故。

兴盛的“五通”信仰,已然成为了邪教,导致了局面越发难以收拾,甚至,有些存心不良之徒,更以信仰之名,奸淫妇女,影响十分恶劣。

直到了清朝康熙年间,江宁巡抚汤斌,在江南大毁淫祠,展开了轰轰烈烈的“毁五通神祠运动”,“五通神”成为了重点打击对象,风气才稍微有所收敛。

太平天国之后,江南因为战乱,五通之祠遭受到了极大的破坏,大多都焚烧殆尽,其核心巢穴——苏州上方山,如今再也没有任何五通的痕迹,然而,毕竟是曾在江南地区拥有过神级信仰的“五通神”,时隔多年后,依然在民间一些地方,拥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以财神的形式一直存在着。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