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理解辟谷?它对健康有何好处或危害有哪些?

辟谷古己有之,不过今人主要针对肥胖超重,还有一种是对身体的定期调节。这样的辟谷是有利健康的。有些书上写的是错的,每天都辟谷岂不要饿死!一般以一星期一二天为宜。辟谷完了照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19:49:41

道家辟谷术

一、辟谷來源与原理

辟谷源于道家内丹功夫修炼,当做内丹功夫达到一定层次自然不饥不渴,道家有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之说。

辟谷这个词的解释和市场上的解释有所不同,我是按照道家养生原理來解释的,和黄帝内经是一致的。什么是辟?辟在这里当排除讲,什么是谷?谷在这里是指谷气而非五谷。什么是谷气黄帝内经素间问阴阳应象大论中云:谷气通于脾,雨气通于肾,谷气者,胃气也。中医认为谷气为人体中后天之气,对应于人体中元气为先天之气。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得使之极,动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矣!如谷气胜于元气,其人肥而不寿,元气胜于谷气其人得高寿。养生之术,常使谷气少,则病不生矣!这是辟谷的最根本原理。

通过现代医学研究,人体的衰老和疾病,主要原因在于大肠里的粪便堆积和发酵,产生了有害物质,使人体慢性中毒,故从人体健康而言,人体中的废物粪便、尿、汗、二氧化碳等,以粪便危害最大。大肠是专门收纳粪便的,如果清除不尽,就会产生多种毒素,变成各种慢性病的加工厂,为百病之源。所以要想治病须先清理肠胃。以保持体内环境,内空间清洁,从而促进各脏腑功能,提高免疫力。如心脏病、血液病,肝病、糖尿病等,通过辟谷治疗都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当人体不进饮食时,消化系统停止工作,人体的能量來自那里?这是想要辟谷人们首先要知道的事情!那么辟谷后人体能量來自那里呢?一是当消化系统停止工作后,食物代谢被脂肪代谢替代,贮藏在脂肪中多余能量释放出來,供人体使用。还有一种能量是大多数人所不知道的,其实人的整个生命过程就是能量获取和释放过程。人体除了从饮食中获取能量外,其实还从虚空中获取能量,宇宙中存在一种生机供万物生长,这个生机就是宇宙中的能量。老子叫道气德能,现在人叫它为先天一气。获取这个宇宙能量方法很简单,只要你虚、静下來这个能量就能进入身体内部。当我们辟谷时就是靠这个能量维持生命。这就是辟谷原理。

二、辟谷方法

辟谷是道家修炼方法之一。辟谷分为二种情况,一种是自然辟谷,即做道家内丹功夫,达到了一定层次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道家有精满不思淫,气满不思食,神满不思睡等层次,当你做功夫达到气满不思食的层次,自然就可以断绝一切食物,此非修炼功深者不可以做到。

另外一种是人为辟谷,市面上所传大都是这种辟谷。此处所讲的辟谷就是属于人为的方法练习辟谷。现在称为辟谷养生。

人为辟谷有五种情况

1、不食五谷,但可食蔬菜、水果。

2、不食五谷、不食肉类,不食油盐,即不加油盐调味,道家称上清斋。

3、不会人间烟火,即不吃烟火熟食,均用生食。

4、不吃食物,即一切饮食均不用,只靠人参、黄精、大枣等药物代替之。

5、不吃食物,也不吃药物,凡一切带有渣滓之物均不食用,仅靠服气、行气,但可喝水,以上几种均无肉食,即辟谷至少应素食为主,其次再辟去五谷,熟食,蔬菜,药物等。

上乘辟谷法即为服气。服气之道,必须明白复、服、伏三个字,我们称三字诀。三诀互用,才有益于人。初期辟谷,可按筑基功法,同时服用草药,以资补充内气,逐渐可以达到绝食地步,定力不足之人,则应当慎于辟谷。以免伤害身体。

1、复法:即用清养之功。精未足者,当吝精以补精。气未足者,当服气以补气,神末足者,当凝神以养神。精气神三宝补足,身体复壮,谓之复字诀。

2、服法:即服食太和之气。如黄庭经云:仙人道士非有神,积精累气以成真,人皆食谷与五味,独食太和阴阳气。太和之气,即天地间阴阳生化所产生的至真之气,此气即道家所说的体外生机,体外能量,也叫先天一气,服食此气,升上泥丸,化为津液,吞入腹中,则滋润五脏,自然不生饥渴,可以养身长寿。所以所服气和吞津是密不可分。具体服气方法如下:清晨早起,在空气新鲜之地,采用站桩姿势,凝神调息,意守丹田,此时口中津液生成之时,将津液吞入腹中,自然不觉饥渴。

3、伏气也叫行气。抱朴子内篇云:服药虽为长生之本,若能兼行气者,其益甚速。若不得药,但行气而尽其理者,亦得数百岁,然又宜知房中之术,不知阴阳之术,屡为劳损,则行气难得力也。夫人在气中,气在人中,天地万物,无不以气生之。善行气者,内以养身,外以却恶,百姓日用而不知。

行气可以治百病,可以入瘟疫,可以禁蛇虎,可以入水中,可以辟饥渴,可以延寿命。其大要,胎息而己。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阴以心数至一百二十,乃以口微吐之。常令入多出少,以鸿毛放鼻口之上,吐气以不动为候。渐增其心数,久久可以至千,至千老者更少,日还一日,行气当在六阳时,即半夜至中午,生气之时,死气之时不为也。行气时不欲多食,不能发恕。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