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是一幕燕瘦环肥的谐谑剧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日,最有趣的习俗,莫过于流行于南方的“立夏秤人”。据说,在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畏炎炎夏日,不会消瘦。
立夏是一幕燕瘦环肥的谐谑剧
“立夏称人轻重数,秤悬梁上笑喧闺。”立夏日,最有趣的习俗,莫过于流行于南方的“立夏秤人”。据说,在这一天称了体重之后,就不畏炎炎夏日,不会消瘦。清人顾禄所撰笔记小说《清嘉录》记载,立夏日,“家户以大秤权人轻重,至立秋日又称之,以验夏中之肥瘠”。
据近年出版的《中国民俗通志》考证,“立夏秤人”起源于三国时代,相传因刘备征战,遂遣子龙送阿斗于东吴,交与孙夫人抚养。阿斗到东吴时正值立夏,孙夫人当子龙之面为阿斗称重,翌年立夏再称,并寄书刘备,以表心迹善待阿斗。
后来,“称阿斗”被民间仿效,遂形成“立夏秤人”风俗。户外秤人悬秤于树,为老人称重还要口念吉利话:“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为小孩称重则说:“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长大会出山,三公九卿也好攀”。户内秤人则悬秤于屋梁,由妇女们互相称量,趣评肥瘦,好似闺中游戏。清人蔡云《吴觎》诗曰:“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作品原创,图片来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