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燕国疆域并不大,它南起易水流域,北达今天内蒙赤峰一带,气候寒冷,本来不具备成为强国的资本。但是燕国拥有战国时期最为先进的冶铁技术和农耕技术,推动了燕国农业的大发展
燕国之所以能够名列一战国七雄之一燕昭王是功不可没的。
战国七雄这7个国家里边大概分成了三个档次:
第1档,是秦国和楚国。
这两个国家国土面积极为庞大,拥有至少相当于当今三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人口至少在500万以上。相对于战国时期的其他国家来讲,他们算是超级大国。
第2档,是齐国、赵国和魏国。
这三个国家位于中原地区,这里是文明中心,经过数千年的建设土地开发的非常充分,人口密度也非常大。但是三个国家国土面积却不大,大约也就是相当于今天1~2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人口也就300万。
第3档,是韩国和燕国两个国家。
这两个国家中韩国虽然位于中原地区,但是周边强国林立。所以,虽然人口密度很大,但是国土却非常狭小,还不到今天一个省级行政区的面积。最后一个是燕国,这个国家早在西周初年就建立了,但由于位置偏僻周边的环境却非常恶劣。他南方是强大的赵国和齐国,他的北方是凶悍的游牧民族。这里人烟稀少,国土面积不大,直到战国中期也只不过占有了相当于今天半个省级行政单位的面积。
而且,还差一点儿被齐国给吞并。本来,凭燕国的实力也就相当于中山国的档次,无法和其他六雄相提并论!
没想到燕国在子之之乱之后迎来了这个国家历史上最有为的国君燕昭王。
燕昭王早年在韩国为人质,这里是中原的核心区,文化极为昌盛。由于常年在韩国生活,虽然燕昭王出身于苦寒的燕国,但他所受到的教育却是当时天下最优秀的教育,所以特殊的生长环境,让燕昭王完全不同于传统的燕国贵族。除了接受新的思想和良好的教育之外,国仇家恨也促成了燕昭王改革的决心。在战国早期,燕国由于国家弱小,经常会被齐国侵略,到了子之之乱的时候。齐国甚至想占领燕国,将这里变成自己的国土。在占领期间,燕国上下遭到了齐国军队非人的对待。
所以,当燕昭王回国继位的时候。看到的是由于齐国的侵略让整个国家满目疮痍,更坚定了燕昭王改革的决心。
所以,他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的国内混乱没有防备,攻破了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力量弱,不足以报仇。可是如果得到贤士一起来治理国家,雪洗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啊。”
但是,燕国地理位置偏僻,文化落后,没有多少人才供利用,于是燕昭王建立黄金台,广招天下贤良,并且通过千金买马骨的方式表明自己对人才的重视。于是,天下豪杰如过江之鲫纷纷流向燕国。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乐毅!
在这些人才的辅佐下,燕国蒸蒸日上,焕发出了活力。
同时,为了增强国力,燕昭王积极向辽东地区扩张。
在那个时候,辽东地区被游牧民族东胡人占领,为了打败东胡人,燕昭王派大将秦开来到东胡做人质,在取得对付信任之后,了解到了东胡的虚实。
公元前4世纪末,秦开率领燕国军队讨伐东胡,一直打到辽河流域,从而让燕国的国土扩大了一倍,使燕国终于有了和战国其他强国叫板的能力。
公元前284,燕昭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以及赵、魏、韩等国共同谋划,发兵征讨齐国,差一点将齐国给灭掉,向天下各国展示了燕国强大的国力和军力。
从这时候起,燕国就成为当之无愧的战国七雄之一了。
但是,随着燕昭王的去世和讨伐齐国的失败,让燕国再次陷入低潮。到了战国后期,燕国50万大军竟然不是刚刚经历长平之战元气大伤的赵军的对手,可见燕国还是战国七雄中吊车尾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