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战场上不能杀俘虏?

战争本来就是非理性的,缺乏人性的,由于交战双方的军人,都是听命于各国政府的命令行事,很多人是被强行征招的,很多人迫不得已才上战场,如果战败被俘虏了,还要将放下武器的士兵,毫无抵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18 16:41:34

战俘一般是指落于敌方权力之下的武装部队、民兵、志愿部队人员、合乎一定条件的抵抗运动的人员以及经准许的伴随武装部队的有关人员等。

从1864年开始制订直至1949年不断修订和完善的《关于战俘待遇之日内瓦公约》共有143条正文和5个附件。详尽规定了处于敌对国家所管辖战俘的待遇和处置方法。

之所以在战场上不能杀战俘,是战俘已经被强制或者是自动缴械了,已经失去抵抗能力,同时也不会再给对方造成伤亡。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还仍然处死战俘,从道义上就会面临被谴责,也是一种不道德的行为。

对俘虏不采取杀死的处理,有诸多好处,例如,在俘获对方参与军事行动人员的同时,己方人员也可能被对方所俘虏,这时就可以拿所俘虏的人员和对方交换,这对于双方来说是皆大欢喜的事情,还有俘虏是一种廉价劳动力资源,可以为自己所利用等。总之不杀俘虏,利大于弊。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