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期,日本军队的弱点是什么?

这问题老梁来回答。
这个问题有点意思,老梁特意花了点时间,整理了一下思路。这顿忙活下来,老梁觉得咱应该先从大局,接着再从战局出发来解决题主的问题。
大局
小鬼子个小,兵少,地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5 10:05:29

同年的武汉会战中,黄埔一期宋希濂率71军奉命在江北大别山脉迟滞日军行动,面对日军的陆空火力优势,以第87、88两个残破德械师为主力的第71军如果硬拼是坚持不了多久的,宋希濂巧妙地采用了“每山必守”的战法,利用大别山脉的地理特点,在日军推进的道路上每个山头都放上一连甚至一排的守军,发现鬼子就开火。

(宋希濂)

日军不明虚实,立马停下脚步开战,飞机轰炸,炮兵计算诸元,等到步兵爬山冲锋时,国军小部队立即撤退;到下一个山头如法炮制,每每日军都是拉开架式如临大敌 ,及至日军不太重视山头时,宋希濂抽冷子重兵压上,极大延缓了日军的推进速度,战役期间毙伤日军超过20000人 ,获军委会全国通报表扬。

这就是日军第二个弱点,战术呆板,过于程序化,与其接受的系统和严格训练有关。

前三次长沙保卫战,第九战区司令薛岳充分利用湖南水网地势,发动军民毁桥破路,引水灌田 ,坚壁清野,同时命令撤向两翼的部队不断袭扰日军越拉越长的补给线。使日军每每攻到长沙城下时都粮弹两缺,重炮炮弹、坦克汽车油料匮乏,火力优势荡然无存,巷战几靠拼刺刀解决,反转时许多部队已经不敢与国军接战,一味狂逃,因为士兵实在没有几颗子弹了。

这是日军弱点之三,作战严重依赖正规的辎重补给,否则战斗力将大打折扣。

(薛岳)

1944年缅北反攻战役,日军精锐第18师团仍然以“猪突冲锋”包围和进攻孙立人新38师所部,结果在“汤姆逊”和卡宾枪的扫射下未等接近便满身窟窿,中日军队伤亡比例第一次反转。这一现象在太平洋战场凸显更为严重,在塞班岛、冲绳岛日军动僦发起所谓玉碎式白刃冲锋,试图从精神上压垮对手,结果在美军绝对优势的自动火器打击下,尸横遍野,日军在太平洋战场的死亡人数占整个战争中的64%。

过于迷恋步枪精确射击和“猪突冲锋”,诺门坎观战的德国武官评价其为一战水平,这是日战争弱点之四。

抛开这些战术方面的弱点,其实日军最弱的是战略指导,日本缺乏一流的战略家,以及胸中有世界格局的政治强人,后果是武将如东条英机等战略短视,文官如犬养、近卫等首相又控制不住国家政略方向,从而越陷越深,终至一败涂地。

(孙立人)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