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日本陆军和海军为什么会不和?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一看到这个题目,小编就想乐。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之间,何止是不和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您自己吧嗒一个下。
日本海军:“嗯!我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1 12:14:33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说实话,一看到这个题目,小编就想乐。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之间,何止是不和两个字可以形容的。

随便举几个例子,您自己吧嗒一个下。

日本海军:“嗯!我们大日本海军一定要造航母,要那种大大的航母!”

日本陆军听见了:“我们也要搞!我们要造属于陆军的航母!”

日本海军要造潜艇,日本陆军表示自己也要造潜艇。

日本陆军要造坦克,日本海军表示他们也需要。

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要生产同一个零件,他们在同一个厂子进行生产,绝对不会在一条生产线,甚至于一个场地生产。必须分成俩个子公司来生产,并有专门的人进行监督。

牛叉不?以至于网络上一直流传着一个梗,日本海军的螺丝往死拧是向左的,那么日本陆军的螺丝往死了拧那必须是向右的。

哎!您还别乐,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的不和,那都到了需要他们家天皇亲自出面压制的程度,不然双方能吵吵到互相攻击对手为止。

咱别的不说,当日本陆军被美国人揍了,您以为最高兴的是美国人吗?不,最开心的是日本海军,他们会开一个庆祝会,热热闹闹的吃喝一通。反过来也是一样的。

双方互相的骂战,不带重复的,都可以组成一本厚厚的字典去阐述,每一个词的含义,以及他们背后的故事,都相当有意思。

当年日本无条件投降之后,日本人的天皇没事干些了一部《昭和天皇独白录》,在这里头就提到了日本失败的一个原因,是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不和导致的

看到这些资料,别说题主您了,小编当时都很好奇,这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咋搞的吗?搞成这么分裂?

所以后来小编专门翻阅了一些资料,总结了一点东西,今天就拿出来和大家伙分享一下,有说的不对的地方,提出来小编也开开眼,乐呵乐呵。

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不和的开始。

咋说呢?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之间的不和,按照书面的话说,这叫军种对立。

而这种军种对立,他不是一种特例,而是一个普遍想象,每个国家都有。

不说别的,就拿美国人来说事,他们家海军陆战队就被陆军歧视的不要不要的,陆军退役装备都不怎么乐意给海军陆战队使用,以至于美国海军陆战队被称为马润。

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有对军费的分配,军功的多寡,对于优质武器的争夺,都有。

可见军种对立是一种普遍的现象,而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之间的对立是最为严重的,而且没有之一。

您要问原因的话,这和日本长久以来的军队形式有很大的关系。

在古代日本的军队体制很特殊,能被招募到军队当做士兵的,只能是中下级武士,而普通百姓是没有当兵的资格。

在这种背景下,日本人的天皇手里是没有相应的军队。

日本天皇想要发动战争,他就必须借兵,从手下各个藩主手里借兵。

说道这里,估计很多小伙伴要说了:“这天皇不就被架空了吗?”

确实如此,被架的除了头上的王冠啥也不剩。

以至于各个藩主对天皇这个职位,都没有太大的兴趣,最终让日本天皇这个职位一直在一个家族里头流行,很长时间就没有变过。

我们知道,走到近代之后,因为各种原因,日本出现了倒幕运动,目标就是掀翻掌握大权的幕府将军。

这个点上,虽然日本的明治天皇亲政了,但根据日本人的规矩,他是不能拥有军队的。

后来日本人的四个藩主萨摩藩,长州藩,土佐藩,肥前藩达成一致,联合自己手底下军队组成了联合军队,将幕府给推翻了。

倒幕运动成功之后,这四个藩主成为了当时日本明治政府中最强的四个势力。

只不过在随后的竞争中,萨摩藩和长州藩胜出,其余两藩日渐衰弱,最终被被胜出两藩给挤出了日本政坛。

最终日本政府中就形成了这两大势力,他们开始角逐。

其实早在倒幕运动之前,萨摩藩和长州藩就是敌对的,双方的仇恨很深的,那么再加上这种角逐,您就知道这里头的水有多深。

咋说呢?政治这东西背后就是军队,而萨摩藩和长州藩本身的对立矛盾,让他们把手伸向了军队,再加上明治政府实际上就是依靠他们手里的军队掌握实权的。

所以两个藩掌握军队很顺利,其中萨摩藩掌握了海军,而长州藩就掌握了陆军。

这就是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不和的根源,而这个根源又因为日本人对外战争的过程中,不和加剧了。

说道这里,有些小伙伴就会产生疑问,日本人就没发现这种弊端吗?

这事还真就不好说,也许用平衡两个字可以解释的了吧,这事小编不便讨论,咱就不多说了。

当然了,日本人也不会让这两股势力这么野蛮的发展下去,必须有一个能压制他们的势力才成。

当时有一个来自长洲的人叫大村益次郎,他开始对日本人的军制进行了改革,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把军队的管制权收归到天皇的手里。

这人对日本军队的一系列改革,对以后的日本军队的影响那是相当巨大的。

以至于后来的日本人,都把这位叫做军制之父。

那么他这种改革,就会动一些人的蛋糕,所以大村益次郎在一次去大板视察的时候,遭到了袭击,最终因为这次袭击,这位就死了。

这个点上,大村益次郎的很多构想其实都还没能实现。

那么这个挑子又落到了谁的头上了呢?一个叫山县有朋的人,他这人基本上继承了大村益次郎的想法,继续对日本军队进行改革。

而这次改革的一个点,小编就得提出来了,那个点呢?

山县有朋他把控制海军和陆军的兵部省,一下子给撕开了,变成了两半,分别成了陆军省和海军省。

一说到这里,估计您也能看出来了,本来上边还有一个能压制的机构,这一下子分成了两个部分,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算是平级了,完全独立的两个部门,没有机构可以对他们实施压制了。

当然,到这里也不是说没有压制他们的东西,毕竟日本人最高的那个权力者——天皇,还在吗?

说道这里,还得说个事,不然后边有些东西就没法理解了。

话说军队这个系统,他其实可以简单的分成两个部分,一个是军政,另一个是军令。

所谓的军政,就是军队中的政事。而军令呢?就是发布命令的地方。

而各国的军队,对于军政和军事有两种态度,一种是军政和军事分开各行其是,这叫二元制,另一种军政和军事合到一块安排,这叫一元制。

日本人的军队比较奇葩,他们的海军模仿英国人的军队打造,陆军按照法国人的军队打造。

这本来没啥,这两个国家都采用一元制,后来出了点事,法国人居然被德国打败了。

“呦西!强大的陆军压根就不是法国,原来是德国!”

于是日本陆军甩开法国的路子,按照德国人的路子打造,最终形成了二元制的军队。

从这里,您就能看出了,日本陆军和日本海军的不同之处了吧。

那么到了1871年七月份的时候,日本陆军的陆军省设立了参谋局,这其实就是一个军令部门,说这啥意思呢?

在这里出了一个事,日本又设立了一个叫做参谋本部的机构,这个机构是一个军令部门,他不归属于海军和陆军,而是直接归日本天皇指挥。

看出来了吗?军队的命令系统被天皇通过参谋本部把持着,您要知道参谋本部这个参谋长还确定是必须由皇族担任。

那么这个点上,海军的军令部门是在海军手里,这个点上日本海军的实力还小点。

后来随着海军实力的不断扩充,日本海军虽然是一元制,但他们也想搞一个和日本陆军平级的军令部门,最终海军成立了一个海军军事部,下军令的部门。

而这个海军的军事部,成立之后其实和天皇的参谋本部是平级的,毕竟这个参谋本部下辖只有陆军的参谋局吗?

说道这里,其实很多小伙伴应该猜到了,日本天皇负责的参谋本部能同意这个独立出去的海军军事部门?

那绝对不可能,所以没多久,也就一个来月的时间,参谋本部改组,最终把这个海军军事部给编了进去。

而陆军和海军部长就分别兼任着参谋本部的副部长,这还不算,还明确规定了,不管是海军还是陆军,所有的军令都必须统一由参谋本部发出。

说道这里,小编得插一句嘴,二战那会日本人的天皇咋就躲过去了呢?瞅瞅这设置!

本来,日本人的天皇打算利用这个参谋本部控制海军和陆军的,但好日子没熬多长时间,双方的矛盾反而加剧了。

毕竟双方的实力相等,不吵起来都不可能。

最终双方在参谋本部中闹崩了,参谋本部又进行改革,海军和陆军又分开了。

咋说呢?这中间的事,分分合合的闹了好几回,说出来跟那绕口令似的,所以小编这里也不和大家伙扯了。

说到这里,问题就来了,一个军令部门有啥好掰扯的,分了合,合了又分,有病吧!

这您就不知道了,军令部门之前就解释过了,他是部队的指挥系统。

部队什么重要?他都指挥了,军队能不听吗?

就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他们能听对手的指挥?既然不能听,可不就扯出来了吗?

再加上日本开始了对外战争,那么这个事,哎,就出现了陆主海从,或者海主陆从的思想。

日本是个岛国,他要对外作战离不开海军,但入侵其他国家他离不了陆军。

但他们谁都不服谁,军令机关是并列,还是由谁出头这就重要了。

最终在1893年一月份形成了一个现象,海军在内部设置了一个高等参谋部,而陆军部直接改成了参谋部。

这也没啥,但陆军部改成的参谋部,他的长官就成为了陆海军的参谋总长。

陆军高了海军一头,有乐子可以看了。

双方那叫个打破脑袋的协商,这通忙乎,最终出来一个提案,形式就这么着吧,但没有战事的时候,陆军这个可以管理陆海军的参谋本部,他是管理不了海军的军令部(海军高等参谋部改了一个名)。

那么这事要是到了日本对外战争开始了,那海军就必须听话。

对于这事,海军肯定不乐意了,又吵吵,最终就出现了一个我们经常看到的一个日本机构,叫大本营,这机构其实就是直属于日本天皇的最高司令部。

这个机构有战争他就在,没有战争就被撤销。

而大本营会议必须由双方最高领导来开,发布的命令以日本天皇的名义发布。

也就是说,统领日本海军和日本陆军军令部的参谋部,它的头上还有一个最高机构,没这个机构发话下边是不能有啥动作的。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读抗战史料的时候,会发现日本的机构咋就那么麻烦呢?一会大本营,一会参谋本部的,这俩机构是闹几呢?

参谋本部是陆军为主要意见的,大本营是为了压制双方,并安抚海军设立了。

咋说呢?这就是一个形式,小伙伴们经常能听到日本以下克上的事情。

其实就是一方对于自己总体战略的一个纵容,您比方说诺门坎战役。

这其实就是陆军想要北上打苏联,而海军想要南下打东南亚的一个主导思想中,走的一步棋而已。

这是关于军令的。

再有就是经费问题。

日本本来就不大,资源少,而国力也不行,毕竟千百年来日本就没有怎么富裕过。

所以关于经费问题,双方争夺的特别激烈。

您比方说,日本陆军最早想要建设二十五个师团,战争时能调出五十个师团的建设。

可时间走到1911年的时候,日本陆军只有十九个师团。

那么日本海军呢?大家伙都知道当时日本致力于建设八八舰队,军舰这东西更加费钱。

东西不多,双方都盯着那点东西抢,您感觉有善了吗?

当然他们是不能打起来的,至少他们的天皇是不会让这种结果出现,于是倒霉的就是当时日本人的内阁。

在历史上,我们都知道日本人的内阁到了一茬又一茬的,跟个受气包似的,被夹杂在了这两大势力中间了。

陆军提出要求,海军也会提,内阁压住那个,那个发火,给了那个多一点,另一个不高兴。

内阁成了沙包,最终双方的积怨只能是越来越深,也就出现了,你日本海军造个航母,日本陆军就也要造航母的怪事。

咋说呢?在以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其实日本陆军是压日本海军一头的。

为什么呢?这就得说日本陆军一开始使用的二元制,他们的军令部是可以拆出来的,可以直接提供给日本天皇使用的。

而日本海军是一元制,可不好拆,所以日本海军在这里输了一筹。

不管怎么说吧,这种对立,慢慢延伸到各个方面,比如钢铁的对立,石油的对立等等。

这种细枝末节的对立多了,双方的结怨就深了。

大概就是这么回事。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