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为什么入肾?

你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誉美医说!
中医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药补不如食补”,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但在中医里,食物却只有五种“味”——酸、甘(甜)、苦、辛(辣)、咸。可别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5-23 19:49:10

你好,我是你们的好朋友誉美医说!

中医推崇“不治已病治未病”“药补不如食补”,每种食物都有自己独特的味道,但在中医里,食物却只有五种“味”——酸、甘(甜)、苦、辛(辣)、咸。可别小看这五种味道,他们不光决定食物的味道,在《黄帝内经》中就介绍了五味与五脏的对应关系,即“酸入肝,辛入肺,苦入心,咸入肾,甘入脾,五脏各主其味,食物进入哪一个脏腑就会对其产生滋养作用。

中医理论认为 “咸入肾”,咸味食物对肾有一定的养护作用。咸味食物,味咸,性寒,归胃、肾经,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润燥、滋肾通便、杀虫消炎、催吐止泻的功效。

肾虚者宜食咸味食物,如酱油、木耳、 苋菜、紫菜、海带、海参、螃蟹、火腿等,这些食物都具有补肾作用,同时还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对便秘疗效很好,但患有心脏病的人应忌食。

希望我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关注誉美医说!每天了解更多健康知识哦!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