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出,为什么刚开始腰疼后来发展到腿痛?

中医上有句话:疼轻,困重,木难治。
意思是:腰椎间盘突出,前期症状是腰疼;中期压迫坐骨神经腿部发困、疼;后期发展到腿部麻木,就不好治疗了。
内心的一些话
昨天晚上有位朋友在微信上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08 20:58:12

中医上有句话:疼轻,困重,木难治。

意思是:腰椎间盘突出,前期症状是腰疼;中期压迫坐骨神经腿部发困、疼;后期发展到腿部麻木,就不好治疗了。

内心的一些话

昨天晚上有位朋友在微信上问我:腰椎间盘突出最害怕什么?看似一个并不难的问题,我却想了很久。腰椎间盘突出怕什么,最怕治疗方法不对?最怕疼起来难受?最怕影响生活和工作?提问的这位朋友可能不知道,他的一句话让我从各个角度把这个问题都想了一遍。想到最后,我得出了结论:腰椎间盘突出,最怕的是不重视!

说这句话并不是没有依据。咨询过无数的腰椎突出朋友,有的病情很轻,属于初期症状,不怎么疼;有的已经压迫坐骨神经,腿脚发麻;有的是腿疼,还没有发展到麻的阶段。

每次遇到腿脚发麻的朋友,我内心都很纠结,为什么不早点治疗呢,为什么非要等到腿麻了,走不成了才治疗呢?而当遇到初期症状的朋友,发现又是一种情况,明明可以趁着现阶段把腰椎问题解决了,这时却会遇到:我病的又不重,你又是让贴膏药,又让物理疗法,又让康复保健,我回家了,你还天天要在微信上督促我,有必要吗?

在这里,我只想强调一句话,“骨病,都是等出来!”

腰椎间盘突出并不可怕

还是先翻一下数据吧,卫生部统计显示:我国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亿,其中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占总人口的15.2%,且有不断上升之势且腰椎病在年轻人中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长。在30岁至40岁人群中,59.1%患有颈椎或腰椎疾病;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此病者比例达71%;60岁以上人群,该比例更攀至82%。

看了这些数据你是不是会反思?何时开始腰椎病离我们这么近了?平均身边每十几个人里就有一个有腰椎病患者。其实我想说的是:腰椎病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什么都不知道!不去注意不去预防,腰椎病自然而然就会到来,只不过是早晚的问题。那么,早期该怎样发现腰椎病的存在?

我总结了以下这些症状表现,可以作为判断腰椎病的大概依据

预兆一:腰背疼痛

腰部和背部疼痛,疼痛时间数天或数年。感觉疼痛的部位较深,活动时加重,卧床休息后减轻。

预兆二:腿疼

表现为一条腿(少数人是两条腿)疼、麻、凉、热胀,约有98%的腰椎间盘突出者出现腿疼的症状。

预兆三:腰容易扭伤

腰很容易被扭到,只是弯腰拿了点东西或洗脸、起床叠被就发生腰痛,很可能是腰椎间盘发出的信号。

预兆四:大脚趾麻木

穿鞋时一般靠大脚趾用力,于是出现穿鞋、走路时用不上力,甚至脚尖拖地,还有时会出现脚背麻或脚掌麻等。

预兆五:脊柱侧弯

如果发现脊柱变得左右扭曲,即便没有腰痛的症状,也可能是腰椎病变的前期症状。

绝大多数腰椎病患者久治不愈、病情反反复复无外乎这几个原因,盲目锻炼、一见效就见好就收、疼痛时咬牙硬挺都是腰椎病难治愈的几大原因。

椎体病变示意图

腰椎突出患者治疗的误区

这些误区并不是个体存在,而是比较普遍的:

1、无为而治

有些患者一犯腰椎病,总是选择用休息代替治疗或者干脆咬牙硬挺。其实,如果任由病情发展,一些腰椎疾病可能会引起下肢麻木、无力,甚至瘫痪和大、小便障碍,严重影响生活质量。所以,一旦腰椎犯病要尽快去医院确诊,并采取积极恰当的治疗,才能避免疾病恶化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

2、见好就收

我见过好多这样的腰椎病患者:病情只要稍有好转,就立即停止治疗。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这个时候病灶可能只是被控制了一部分,尚不稳定,见好就收很容易使腰椎病复发甚至导致以前的治疗前功尽弃,耗时又费钱。

3、盲目锻炼

对于腰椎病患者来说,锻炼最主要的作用是增强心肺功能、改善腹肌和背肌,从而有助于改善脊柱的稳定性。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下腰痛都能通过锻炼来解决,锻炼是不能替代治疗的。锻炼不当还有可能适得其反,加重病情。

腰椎锻炼法

腰椎间盘突出,一定要重视日常的生活细节,改掉不好的用腰习惯,学着每天做一些康复锻炼,对于腰背肌的增强、髓核的局部回纳,都会有很大帮助!

 1/2    1 2 下一页 尾页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