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上行人欲断魂表现出了什么样子?怎么理解?

我的理解可能与众不同。清明时节不一定是清明这一天;路上行人不一定是很多人。
清明时节,细雨纷纷。路上有一位孤独的行人,(也就是诗人自己)备感凄凉寂寞,想找一个酒家,饮酒御寒,与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10:53:33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短短二十八个字,勾勒出一幅恬淡平和的画卷,有着淡淡的愁绪,却又饱含着丰富的内容。这是唐代诗人杜牧《清明》一诗呈现给我们的画面和意境,写得美极了。

如果说作者写“雨纷纷”就是写情绪,那么写“断魂”刚表达了他的心境,他的心境当是复杂的,因为清明节,他没有与家人团聚,也没有游玩观赏,而是孤身行路,他要去哪儿呢?难免触景伤怀惹动心事,平添一层愁绪在心头。“断魂”之后,行人想,到哪里找个小酒店就好了,歇歇脚避避雨,小饮几杯,消散一下心头的愁绪。于是,“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人到了杏花村没有?是否消散了心头的愁绪?只字不提,这正是诗人高明的地方,留下大量的空间让读者去发挥想象。这既是艺术“有余不尽”的体现,也是“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的生动写照。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