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为什么要挂灯笼?

#丁酉新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也是一元复始,大地回春的夜晚,人们对此加以庆祝,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9:37:32

#丁酉新春#中国的灯笼又统称为灯彩,起源于1800多年前的西汉时期。每年的农历正月十五元宵前后人们都挂起象征团圆意义的红灯笼来营造一种喜庆的氛围,后来灯笼就成了中国人喜庆的象征,经过历代灯彩艺人的继承和发展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品种和高超的工艺水平,现将LED光源揉合进了传统的中国灯笼文化赋予了传统灯笼新的生命与内涵,点亮了人们的生活也点亮了人们对团圆的心情。

第一则是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一只神鸟困为迷路而降落人间,却意外的被不知情的猎人给射死了。天帝知道后十分震怒,就下令让天兵于正月十五日到人间放火,把人类通通烧死。天帝的女儿心地善良,不忍心看百姓无辜受难,就冒着生命的危险,把这个消息告诉了人们。众人听说了这个消息,有如头上响了一个焦雷。吓得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好久好久,才有个老人家想出个法子,他说:“在正月十四、十五、十六日这三天,每户人家都在家里挂起红灯笼、点爆竹、放烟火。这样一来,天帝就会以为人们都被烧死了”。大家听了都点头称是,便分头准备去了。到了正月十五这天晚上,天兵往下一看,发觉人间一片红光,以为是大火燃烧的火焰,就禀告天帝不用下凡放火了。

人们就这样保住了生命及财产。为了纪念这次的成功,从此每到正月十五,家家户户都悬挂灯笼,放烟火来纪念这个日子。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