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温柔姐为您回答!
86版西游记已经深入人心,但是如果你问原著中师徒四人的形象,那么你可能会大吃一惊,首先来说孙原著描写是:“七高八低孤拐脸,两只黄眼睛,一个磕额头,獠牙往
如果是询问人物原型的话,那么除了唐僧以外,其他都是不确定的。
唐僧的人物原型是玄奘。这个没有任何争议。玄奘是唐代初年时候的著名高僧,他本人也确实曾经前往印度学习佛教经典,并且将佛经带回国内,之后一直从事佛经的翻译工作。玄奘历史形象和艺术形象有一定差异。小说当中的玄奘,有一些懦弱,又有一些记仇,还不辨是非。形象相对负面。这与玄奘的历史形象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坚持取经的决心上,两者确实是一致的。
孙的人物原型,主流说法认为是石槃陀。石槃陀是西域的一个强盗。在玄奘路经西域的时候,壹度以拜师为名接近玄奘,想要抢夺玄奘的财物。但是被玄奘感悟,之后主动离去。这是玄奘取经路上的一个小插曲。学者们认为,石磐陀是胡人,后世讹传为猢狲,从而创造了孙这样的人物形象。季羡林提出,孙的人物原型是印度神猴哈努曼。哈努曼是印度史诗罗摩衍那中的人物形象。也是一个神通广大的猴子。但问题在于,罗摩衍那传入中国的历史非常晚,解放以后才有完整中译本。而孙的艺术形象,目前认为至少在唐代晚期或者五代时期就已经出现,在这个时候,中国人根本不了解哈努曼的形象。所以这种说法目前没有被广泛接受。还有一些非主流说法,比如水猴子,在学界几乎没有认同。
猪八戒的人物原型,目前为止没有可靠的说法。猪八戒人物形象出现,最早是在元杂剧当中。后来被西游记所吸收。元杂剧的史料相当匮乏,所以研究这个人物形象的原型非常困难,目前没有可靠的结论。
沙和尚是一个相对边缘化的角色,出现的时间比孙略晚,但是比猪八戒早。一般认为,宋代的时候正式形成了这个形象。沙和尚的原型也是有多种说法的。有人认为,这个人物形象源于河神。这是因为原著当中,沙和尚驻守流沙河,相关的描述与河神有一些关系。也有人认为沙和尚源于玄奘历史上真实的向导。这是比较大唐西域记和三藏法师传以及西游记之后得出的结果。还有一种说法,认为沙和尚的原型也是石槃陀。这种观点认为,石槃陀在演义的描述下,被分割为两个人物形象。分别成为了孙和沙和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