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云洞三圣皇之中,轩辕黄帝当时其实也是说不上话的,而且也不便说话,封神之战,商周双方都是他的子孙,他帮谁都不合适。
在《封神演义》第五十八回:
杨戬进洞府,见三位圣人:当中一位,顶
其实不然,亲,这真是个美好的误会,在当时的神仙架构体系之下,鸿钧集团还真没有想象的那么高大上,甚至可以说,基本就没有他们说话的份儿,只有接受和执行的顺受道理。长公子你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俗话说得好,出手赤膊上阵的都是小弟的角色,真正的背后大佬是不可能亲力亲为的,说句话,下面人看着办就得了。不信你看,真相帝来了,女娲娘娘一句话就要了商纣王家成汤四百年基业,昊天上帝一句神仙红尘杀劫就酝酿了封神大战,鸿钧老祖以及玄门三圣也只有逆来顺受的份儿。
好么,姜子牙和武王姬发伐商遇阻,还非得去求火云洞三皇来摆平,而且,杨戬到那里两次,人家也不过是顺手拔了根草给他就完事了,更有意思的是,穿着帝服的轩辕连个照面都不打,一句话都不说,直接华丽的无视啊有没有?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玄门弟子那么低三下四,而火云洞三皇特别是轩辕又那么傲娇,连一句话都不说呢?亲,不要急,你且随长公子我一起来看。
第一、有资格:火云洞三皇中的轩辕完全可以无视杨戬乃至玄门都领袖鸿钧道人。
《封神演义》中的七圣也好,九圣也罢,究竟是个什么关系呢?是不是真就如同某些朋友认为的那样,鸿钧老祖是唯我独尊的存在呢?西方教接引、准提二圣也就罢了,基本等同于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这三圣,陆压道人是个另类的散仙,说鸿钧道人犀利如女娲其实是不妥的,更别说火云洞三皇了。真相其实就是,在整个《封神演义》小说的神仙架构体系中,女娲和火云洞三皇作为一个团体,他们才是最顶级的存在,包括昊天上帝,也是沾了这四圣的光。
福地无如仙境好,火云仙府胜玄都——《封神演义》
亲,不信你看,这可是杨戬求助火云洞三皇时候亲口赞誉的,火云仙府要更胜玄门一筹。
我们再来看杨戬拿的这个拜师帖,文章大 了,值得玩味。
杨戬先是贺了个万寿无疆,然后恭恭谨谨地递上了折子,伏羲是什么态度呢?俩字“展玩”,随手拿起来玩弄。
弟子黄龙真人、玉鼎真人熏沐顿首,谨书上启辟天开地昊皇上帝宝座下
你看看,真相了,这个格式完全就是臣子觐见王者的上书陈表,对火云洞三皇的称呼也是“劈天开地昊皇上帝”。
弟子仰仗三教,演习灵文,自宜默守蒲团,岂敢冒言渎奏。
他们仰仗的三教是什么呢?就是鸿钧道人门下的玄都阐教和截教,再加上人教,看到没亲,不管你是什么神仙佛陀,离开人道你没法活,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和价值。所谓人间烟火,可不就是也是神仙生活嘛!人道,简单,女娲是实际的创世神,也是治世第一皇,火云洞三皇也是如此。
仰叩仁慈,恳祈大开恻隐,怜继天立极之圣君,拯无辜之性命,早施雨露,以慰倒悬。临启不胜待命之至!
最后,他们还必须要搬出来女娲和三皇以及昊天指定的人间王者接班人周武王姬发和芸芸众生来说事。
这无不说明,女娲和火云洞三皇才是当时最顶级的大佬,在昊天上帝通过封神大战建立天庭新秩序之前,无论是神仙佛陀还是人间的普罗大众,都最终要受到他们的节制和管束。火云洞三皇就是当时天道秩序掌管者,类同后来的昊天和《西游记》里的玉帝。
我们再回头来看这个所谓的封神大战布局的前前后后。
商纣王帝辛题诗女娲宫,亵渎了上古正神女娲娘娘,女娲发威,扬言灭商。
接着就是昊天要求鸿钧玄门下元始天尊阐教十二金仙俯首称臣,理由是1500年的神仙杀劫。
鸿钧道人万般无奈,才同意了怎么个封神计划,三教共签封神榜,火云洞三皇根本就没出面,昊天作为代表和鸿钧一起,顺带玄门三圣太上老君、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一起,搞定。
这个封神大战谁是最终受益者?显然是以昊天为代表的火云洞三皇一系啊!他们才是真正的发号施令者,更是受益者。不管是阐教还是截教,哪边上封神榜也不是好事情,被人家挖墙角了嘛!这么出工出力,图的是什么?——鸿钧老祖苦啊!有话没处说,一肚子的苦水不知道跟谁说去。
这样看来,鸿钧道人一系纯粹是被动的一方,封神大战就是他们无奈的选择,没有任何选择余地,答应也得答应,不答应也得答应。
轩辕与伏羲、神农乃至女娲、昊天都是火云洞系统的,实力使然,碾压鸿钧道人一系。所以,轩辕完全有资格无视这个毛头小子阐教三代弟子杨戬。
阐教与截教的火并,殷商和西周的杀伐,本质上都是天选者昊天乃至火云洞三皇对他们的一次严格遴选。1500年的神仙杀劫,资质上等的成仙得道,中等的被封神被昊天天庭接纳,再次等的成就人道事业,享用些人间富贵,连封神榜实际执行者姜子牙也不过是个末流的富贵凡人,不得成仙成圣,可见,这个遴选也是很严格的,不是空口白牙,你说怎么样就怎么样——当然,阐教确实是摆弄手段,走了些后门的,又是邀请西方教,又是开泥宫丸,作弊嫌疑是洗不脱的。
所以,杨戬两次来求火云洞三皇,灾难缘由当然是火云洞三皇出手所致,所谓天罚嘛!也只有他们有这个资格了。给你们点苦头吃,不要显得那么顺利,一个是选择人才,一个当时也是立威,诸位神仙大佬也好,人间天子武王姬发、富贵宰相姜子牙也罢,你们要看清楚了,掌握最终话语权的人在这里——在火云洞。
所以,此时此刻,火云洞三皇面对小朋友杨戬,不过都是逢场作戏,有扮白脸的,自然也有扮黑脸的,伏羲说话,神农照做,轩辕默不作声,哥儿仨配合的那叫一个默契。原来,轩辕使了个脱身法,他的元神不在火云洞,他人正在城头上看热闹呢!
第三、有担当:轩辕化身昊天,他有事情做。
《封神演义》里的昊天上帝到底是什么来路?封神迷们一时也总解答不清楚,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
我们不妨这样设想一下,昊天就是火云洞三皇的化身,或者直接说就是轩辕的化身,杨戬见三皇,看到的轩辕是一身帝服,这可不就是昊天的模样嘛!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火云洞三皇指定的这个武王姬发,他之所以能够以区区西岐贫瘠之地起身,并统帅八百诸侯反商,那都是得到了轩辕的暗地里的配合,没有轩辕强大的号召力,恐怕是做不到的。
我们再来看,女娲调动的轩辕坟三妖:九尾狐狸精苏妲己,玉石琵琶精和雉鸡精,这可都是出自轩辕成仙得道的衣冠冢的;哪吒闹海,射杀石矶娘娘的门人,用的是轩辕黄帝的乾坤弓和震天箭,雷震子神奇的出现在周文王姬昌眼前,这事事种种,难免轩辕也要去走一遭的。
这样看来,当时的轩辕,作为火云洞三皇的代表,他以昊天上帝的化身来帮助西岐,同时又兼任现场的督导者,确实也够忙的。他的肉身虽然在火云洞,其实,元神已经化身出去了,当然也就纹丝不动,一句话也不说了。
这杨戬也是太稚嫩了,当然看不出来其中的奥妙。不过,这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似乎看出了点门道。
这就如同《西游记》里的孙猴子一样,每次遇到难缠的妖精,他都会去寻找来源,然后找高人摆平。
所以,两次遇到类似这样的事情,他们立马就会叫杨戬去求火云洞三皇。
黄龙真人和玉鼎真人似乎跟轩辕人皇还真有点关系,本公子认为,这黄龙真人很可能就是轩辕黄帝身边那个应龙的化身,应龙就是黄龙的祖龙,据说后来还化身成了秦始皇;玉鼎真人可能就是象征治世皇权的九鼎的化身,这两位可真跟轩辕黄帝有缘啊!懂得背后高人的意思,所以活儿也就干的漂亮。
柏鉴跟蚩尤大神PK,都死了上千年了,还能被姜子牙封为清福神,封神榜上第一名的魁首,要知道,封神大战中其实也有很多孤魂野鬼的,什么名分都没有。柏鉴凭什么呢?因为,人家是轩辕麾下出过大力的人那,姜子牙能不给个好的名分和待遇吗?原本封神台上收的魂魄都应该是在封神大战中挂掉的人嘛!有个时间段的。不在限制之列,说明真的是牛人,劳苦功高,跟老主公立过汗马功劳,有前情。姜尚也够可以的,好歹还给伴儿也弄了个扫把星神位,虽然不好听,可是弄口公家饭吃那还是没问题的。
这一点大家都很清楚,本公子就不多说了,简单讲,就是玉帝的妹妹私下凡间,跟凡人成亲生下了这个杨戬。这样的事情,对神佛界,特别对天庭来说,是个大大的宫廷丑闻,是不能够接受的。所以,作为昊天这个化身之后的原主,轩辕自然对他也会爱答不理,不理不睬。杨戬劈山救母,灌江口称小圣,那就是后话了。
由伏羲和神农出面接待杨戬,和个稀泥,那是再好不过的了。话说,杨戬肉身成圣,恐怕也于此有些微妙关系吧。
杨戬小朋友两次去火云洞找三皇求助,轩辕一句话都没说,这不难理解,一个是轩辕资历够高,完全可以不理睬他;一个是他确实比较忙,他化身为昊天,既要立威树规矩,又要督战选人才,元神不在火云洞,自然也就说不上话了。即便在,恐怕也不会开口的,这个莫名其妙得来的外甥,面子上过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