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餐不如西餐营养价值高,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这么想的人,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烹调方法不同。
很多人认为西餐烹调少油少盐,不像中餐那么油腻。
这个想法其实是相当以
中餐不如西餐营养价值高,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这么想的人,可能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是烹调方法不同。
很多人认为西餐烹调少油少盐,不像中餐那么油腻。
这个想法其实是相当以偏概全的。西餐也有油腻的,中餐也有清爽的。
有些人认为中餐就只有烹炒煎炸,实在是因为不了解中国烹饪文化,自己的饮食体验太过单调。
中餐烹调有20多种烹饪技法。光是蒸这一个烹调法,就有清蒸、豉汁蒸、蒜蓉蒸、糯米蒸、面粉蒸(豆粉、玉米粉)、米粉蒸、汽锅蒸等各种做法,既能蒸鱼、蒸肉、蒸丸子,也能蒸蔬菜,科学测定表明这些蒸菜都非常健康,能极好地保存营养价值,而且容易实现少油烹调。
是清蒸鱼健康,还是裹了面粉蘸了面包渣的西式炸鱼排健康?答案是明摆着的。
又比如说,西餐的凉拌菜使用沙拉酱,无论是蛋黄酱、千岛酱、油醋汁,其实脂肪含量都不低。为了吃不到一百克蔬菜的一盘沙拉(生的时候显得多,做熟了其实就一小把),就要加入十几克甚至更多的沙拉酱,根本没少吃脂肪进去,倒是吃进去的蔬菜很少。相比而言,中国北方的凉拌菜(其实英文也叫做salad),只需要放两勺醋,少量盐,再加一小勺香油和一点点花椒油而已,比用两勺沙拉酱的脂肪要少得多。
中餐不是没有健康做法,只是很多食客不选择那些健康的做法,只爱点油腻煎炸菜罢了。
二是饮食习惯不同。
很多人认为西式饮食用蔬菜汁、沙拉之类吃法,显得很健康。其实在古代食品安全保障条件很差的时代,喝开水、吃熟食才是避免饮食致病菌危害的重要食品安全措施。中国人在这方面是非常智慧的。
即便在现在,食品安全管理比古代严格许多,有了冰箱冷柜了,吃生肉、生肉香肠、吃生鱼片,也有一定的食品安全风险。
何况,中国也有很多凉拌菜,而且往往在其中加入大量的醋、蒜蓉、姜汁、花椒、芥末等配料用于抑制微生物增殖或增加消化液分泌,这也是非常健康的。
如果还有第三方面的原因,那就是迷信西方文化了。总觉得进口的一切都是好的,舶来的一切都是好的,中国传统的东西都是不值钱的,不时尚的。其实从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来讲,主食面包相当于中国的馒头花卷,咖啡相当于中国的茶,沙拉相当于中国的凉拌蔬菜...只是因为是“来自于洋人”,地位就显得高一些。这个就不用讨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