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聂远主演的《心灵法医》?

对于法医这个职业的最初认知应该是来源于《鉴证实录》、《法证先锋》这一类TVB经典剧,以及近几年的《法医秦明》。法医可以从死者身上发现线索和真相,他们成了协助警察破案的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3-27 01:07:05

因《延禧攻略》翻红的聂远,再度合作于正、搭档吴谨言的《皓镧传》无声无息扑街,当时一边被骂着“大猪蹄子”一边被夸着好演技的待遇,显然未能延续。

如今网剧《心灵法医》中,聂远转战现代戏份,似乎无心恋爱、专注痴迷探案。

然而现场曝光的花絮中,聂远似乎还是那个一言不合就拿错剧本的“大猪蹄子”。

《延禧攻略》中聂远似乎比妃子们更有少女心,轻松示范如何女版依靠、女版撒娇。

娇俏动图和大猪蹄子更配呦!

《心灵法医》的拍摄现场,聂远就更放飞自我了!

魂穿女主角,主动和导演试吻戏!

动辄就来激情版投怀送抱!

看背影都能脑补出导演的内心世界:导演您感动吗?不敢动不敢动!

拍摄《心灵法医》的导演,此前的作品画风和品相相当成谜。

他豆瓣评分最高的一部作品,是张鲁一和佟丽娅主演的《爱国者》,七千多人打出5.7的评分。

换句话说,这也就意味着从业若干年,这位导演在豆瓣网友的评分体系中“一部及格作品都没有”?

不过,《心灵法医》的演员阵容配置颇有看头。

男主角聂远自不必说,虽然他说台词时的普通话似乎不够字正腔圆,但他的表演路数很靠谱。

要命的是,由于剧情太糟,聂远正确的打开方式,可能是花絮比正片更好看?

男二号也是一位戏骨,芦芳生,典型的“剧”抛脸。

暑期爆款《长安十二时辰》里,他是高能手刀逃跑的姚汝能。

《九州海上牧云记》里,他是嫌弃蒋勤勤不够好看的帝王牧云勤。

而这一次的《心灵法医》里,他是一位不修边幅的刑警。

和于明加演夫妻,大写加粗的怕老婆角色,可可爱爱。

但戏份很少,很有“好演技被辜负”的嫌疑。

女主角宋轶,则在剧作播出之前来了一出“疑似不满”。

似乎有宋轶粉丝抗议,预告片中宋轶身为女主角、上线时间却不足一秒。

引发网友猜测:是否因为演员不愿和平台签“分约”协议导致被“边缘化”?

可以确定的是,《心灵法医》中宋轶饰演刑警队长,看起来并不那么有说服力。

为这样一个脸谱角色(疑似)开撕,值得吗?

合作胡歌的经典民国谍战剧里,宋轶不会让人觉得她不像特工;因为年代戏有一层时间滤镜,不用和现实一一对应。

而现代戏不同,宋轶似乎并不具备女刑警应有的利落英气。

《法医秦明》中焦俊艳饰演的大宝,《红海行动》中蒋璐霞饰演的女特种兵,质感都比她更接近角色。

所以《心灵法医》中剧作先来“官方吐槽”。

第一集中,芦芳生的角色第一次见到宋轶饰演的刑警队长,就评价她“你不像”。

聂远带着她去拜访自己的老师,老人家也说她不像,还cue演员的真实身份:长这么好看为什么不当演员。

所以,这种官方盖章“不像”的角色,成功补上了“不像”的短板吗?

并没有。

角色外貌不像,气场不像,对应的应该是内在像、内在“她就是”。

但宋轶无论是侦破还是抓犯人,抑或是开会布置任务,自始至终都无法让人入戏相信她就是刑警队长。

当然,比起宋轶的角色质感,更重要的是这部戏里的诸多槽点。

一,故事狗血老套,逻辑混乱生硬。

《心灵法医》中,受害人疑似被猛兽攻击,伤痕呈现出被撕咬的状态。

同一时间,动物园来报案丢了两只狼,而种种关于狼人的传闻也尘嚣甚上。

于是,“疑似狼人案”和“动物园丢狼案”,被并案处理。

聂远饰演的法医,莫名其妙就通过街边一个普通的有划痕的路障,找到了偷狼车辆的踪迹。

顺藤摸瓜找到了这位偷狼者。

一番打斗之后,偷狼者拼死逃跑。

宋轶追上他的时候,他逃回了藏狼的地点,差点被狼咬死了?

作为一部法医刑侦题材的剧目,案情逻辑就这样放飞自我吗?

在医院抢救时,偷狼者用最后一丝力气,抬手指向聂远饰演的法医,然后死了。

这是什么莫名其妙的反转?

此后法医解开谜团,偷狼者死前抬手不是指认他,而是要让他们看他手上的伤口。

一个非常细小的伤口。

顺着这个伤口,男女主查出了毒蜈蚣和贩卖毒蜈蚣的人。

又顺着这条线,找到了倒卖蜈蚣的人。

这一系列莫名其妙的反转,意义究竟在哪里?

剧情的另一条线,则是死者被“狼人综合症”患者所杀,这名患者还是一位当红明星,指使自己的女友帮自己伪造证据被顶罪。

所以,前一条线左转右转转到明星这里,是否太过牵强?

浪费这样多的篇幅“解谜”,却连基本的谜面都没写清楚。

更要命的是,帮明星顶罪的女友,和聂远的角色之前还有说不清道不明的前尘往事。

女友当年爱慕聂远表白未果,深夜不归惨被轮暴。

经历确实非常凄惨,但这样多杂乱的故事一锅乱炖,剧情到底要讲什么?

二,不具备核心吸引力,强行制造悬念感。

《心灵法医》中还有一个穷爸爸富爸爸的故事。

亲爹又穷又惨,还有过案底。

后爸有钱有势,过着优越的好生活。

戏里亲爹被人为制造的白血病弄死,剧作一直在后爸、亲妈谁是凶手之间强行制造悬念。

通过后补镜头、添加信息量的模式,将时间交代得更加凌乱、让人兴趣全无。

悬念感的先决条件,要有烧脑的信息量,要有巨大的未知空间,还要有吸引人的兴趣点。

《心灵法医》都做不到。

剧作模式是将问题直接砸到观众脸上:你觉得凶手是A还是B?你觉得她是意外死亡还是被谋杀?

不论哪一种都很老套、很平庸、很多漏洞,无论是A是B是左是右,都无法让人更感兴趣。

单元剧模块最大的短板,在于角色上线时间很短,这就意味着观众无法快速对人物产生共情。在这样的背景下,剧作细节经不起推敲、悬念制造方法又过于生硬,很难引起让人沉迷追剧的共鸣。

《白夜追凶》和《无证之罪》这两部犯罪题材网剧,因为比上星剧作更过硬的品相,彻底改变了观众对“五毛网剧”的刻板印象。

《法医秦明》等法医类网剧,也因为比上星剧目更大尺度的尸体、解剖等画面(虽然后来被马赛克了),而拥有视觉上更生猛的冲击力。

但《无证之罪》系列《原生之罪》口碑的下跌,以及这部《心灵法医》混搭模式的荒腔走板、细节的杂芜混乱,似乎是刑侦犯罪类网剧发展的一个瓶颈。

论剧作的现实力度,他们是披着现实外衣的“伪现实主义”。

论角色塑造,女主过于脸谱化,男主过于依赖主角光环。

论对于人情世事、浮生万端的观瞻与关怀,剧作的切入角度太浅,表达方式太生硬,呈现模式的细节则有太多漏洞。

一个奇怪的四不像。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