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段不寻常事件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不告人的秘密。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首披战袍,自此战马一踏,血刀立横,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誓言,带着汉人的血性,脚下大漠风沙翻涌
每一段不寻常事件的背后都深藏着一个不告人的秘密。
公元前123年,17岁的霍去病首披战袍,自此战马一踏,血刀立横,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也”的誓言,带着汉人的血性,脚下大漠风沙翻涌,擒王斩将,所向披靡,最终“封于狼居胥山,禅姑衍,临瀚海而归。” 自此“匈奴远遁,而南无王庭”。这位弱冠少年,成为整个国家的精神所在。
天嫉英才,公元前117年,年仅24虚岁的霍去病猝然离世。
在《史记》中,霍去病的死因并没有特别的记载,仅有简单一句,“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後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对于这位彪炳史册的冠军候的英年早逝,史记和汉书仅是详述其葬礼,却偏偏漏掉了最关键的死因,这就让人们对霍去病死因的有了无限遐想空间。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大体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常年征战,餐饮无律,劳累过度,身体透支,自然而亡。
二、瘟疫而死:当年霍去病征服匈奴时,实行三光政策,其一就是杀光匈奴赖于生存的马、牛、羊等。单于依时中行之计,将所有死亡的牛、马、羊等物,故意丢弃在上游水源处,滋生细菌,污染水源,霍去病是喝了此水,中毒而亡。
但此说有三点无法解释:
1、假有如此大疫,史料不会没有记载。
2、如真是喝水中毒,应该有大量士兵的死亡并有记录,而现在不但没有记录,而且无法解释为什么只有霍去病一人死亡。
3、现代医学专业人士认为,霍去病死于漠北之战两年后,不符合瘟疫的发病时间。
霍去病死前有二件事应引起我们的注意:
1、公元前119年,霍去病为替舅舅卫青出头,故意在狩猎时射死李广的儿子关内侯李敢,李广曾经文帝、景帝、武帝三朝,可谓德高望重、战功卓著。武帝一边包庇霍去病,说李敢是被鹿撞死的,给予李家厚葬;一边将霍去病调离长安到朔方去驻守,公元前117年,霍去病死在去朔方的途中。
霍去病之死,是否可以理解为给大众的一个说法呢?
2、漠北之战后,汉朝取得了历史性的胜利,但汉朝也因此国力受损严重,霍去病出塞战马去时十四万,回来时只有三万,可见战争的消耗,所以武帝派丞相任敞出使匈奴,但单于却将任敞扣押。
武帝雷霆震怒,不顾群臣反对和国库空虚,一意孤行,命霍去病率军攻打匈奴,在这关键时刻,霍去病病亡,武帝放弃战争计划。
这是否可以理解为,有人谋杀霍去病来阻止战争呢?
霍去病死后,汉武帝调来玄甲铁军,排列成阵沿着长安蜿蜒到茂陵东侧的霍去病墓,并且下令将霍去病的墓葬修成祁连山的形状,以此显示他抗击匈奴的功勋。
霍去病有嫡子叫霍嬗,约生于公元前120年,生母不详,霍去病死后,年仅四岁的霍嬗就袭冠军侯的爵位,公元前110年,武帝在泰山封禅的时候,仅带他一人上山,可见汉武帝对他的宠幸。
礼毕,天子独与侍中奉车子侯上泰山,亦有封。其事皆禁。
在封禅后不久,霍嬗就不幸去世了,年仅十岁,从这个角度上讲,霍去病无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