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座城市,都有自己的历史基础,现实条件,这就像一个人一样。只有找准自己的位置,才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合肥,成为省会之初,只不过是个人口才五万多的小县城,工业基础可以忽略不计
一.合肥的历史成绩
合肥1952 年成为省会,但直到1995 年才正式提出了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目标,由此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当时的五里墩立交桥是标志性工程。2005 年,合肥开展大拆违;2006 年启动大建设,进而开启了“现代化滨湖大城市”建设的新篇章。2011 年,经国务院批准,800 平方公里巢湖纳入合肥版图,形成合肥新的特色与亮点;另一个特色就是创新,这样,合肥提出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也就是要“加快建设长三角地区继沪宁杭之后的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并朝着在全国有较大影响力的区域性特大城市方向迈进”。
特别是2014 年9 月,国务院出台《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上把合肥定位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将合肥的城市定位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今年3 月,合肥又成为“一带一路”节点城市。
二.合肥的“五个城市”
现在的合肥,可以用“五个城市”来概括:一是文明城市,今年2 月份,合肥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二是幸福城市,多次入围“中国幸福感十强城市”榜单,且位居前列;三是创新城市,合肥是全国唯一的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国家首批创新型城市试点;四是生态城市,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获批国家级巢湖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五是平安城市,三次捧得“长安杯”,获评“中国十佳和谐发展城市第一名”。
三.合肥未来的发展趋势
合肥未来的主要目标就是打造经济发达、生态良好、文化繁荣、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的“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十三五”期间,合肥要实现经济总量位次不断前移、经济增速保持全国前列、创新能力进入全国一流,民生和社会治理水平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各项工作继续当好全省发展排头兵,确保在全国提前、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根据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合肥的发展定位有五个关键词:第一,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合肥将形成“米”字形高铁格局;第二,副中心,将合肥建设成为与南京、杭州并列的长三角世界级城市群副中心;第三,都市区,大力推进合肥都市区建设;第四,国际化,把提升国际化水平作为合肥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第五,开放高地,把合肥建设成为内陆开放型经济高地。
我们有理由相信,合肥的未来将会越来越好,在中部地区占据更重要的政治和经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