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也就是赵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在《三国演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
赵云,也就是赵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在《三国演义》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后世赞为有大臣局量的儒将,甚至被认为是三国时期最完美的人物 。他英武、倜傥、帅气、忠诚、尤其是影视剧中的赵云一袭白袍,真可谓是英姿飒爽。
既然是英雄,自古美人最配英雄,然而,不论是书中的赵云,还是影视剧中的赵云,我们都没有看到这位英雄身旁有美女。直到赤壁大战时,已经五十左右岁的赵子云,依然是独来独往,连个称得上是红颜的人都没有。其实,像这样的英雄人物,不会没有美女爱的。其中,有一位叫樊氏的美女,非常仰慕赵云。
要说樊氏,得从赵范说起。
赵范原是东汉末年的桂阳太守。后来,刘备在赤壁之战后,派赵云乘胜攻取桂阳。战前,赵云的威名早就被赵范知晓。赵范觉得自己根本不是赵云的对手守不住桂阳,加上,东汉气数也快尽了,于是,只是象征性的和赵云比划了几下,就主动投城了。
赵范在递交了投降官印后,第二天便将赵云迎入城内,二人到衙门吃酒。酒席上,赵范提出要和赵云结拜为兄弟,赵云慨然应允。接下来,樊氏便出场了。这位樊氏,是赵范的寡嫂,已经守寡三年了。赵范曾劝嫂子改嫁,但是,嫂子提出的条件太苛刻,没人能符合要求。
樊氏的要求有三点:
其一,姓赵;
其二,文武双全;
其三,相貌出众。
按照樊氏的这一要求,在当时也就赵云的条件符合,可能樊氏对赵云早有耳闻,早就心生爱慕,所以,只差一个机遇,就能心愿得偿了。现今,这个机遇终于来了,赵范也想成全嫂子,于是,在酒席之上,不顾女眷不宜出席的男女之忌,竟然让嫂子为赵云斟酒。
当时的樊氏,虽然穿着素雅,但是,仍掩盖不住她的倾国倾城之貌。赵云见女眷来敬酒,一问,才知是赵范之寡嫂,于是,起身辞谢,坚决要求赵范让嫂子去内室歇息。于是,赵范说出了他的用意,那就是:想成全赵云和嫂子的姻缘,如此,寡嫂有了心仪的依靠,赵云也免去了单身之苦。
哪知,此时赵云一听,却变了脸,声称:竟然你我二人已经结拜,赵范的哥嫂就是自己的哥嫂,而弟娶嫂就是有悖人伦的,并当场表现了对赵范的不满。按说,赵范应该就此打住,更不应该生气,而是应该敬佩赵云的人格。可是,赵范却觉得窝了一肚子气,于是,便想在酒席上将赵云拿下,结果可想而知,他们哪里是赵云的对手?
最终,这些人被赵云一拳打倒在地,然后,眼睁睁地见着赵云扬长而去。
赵范这口气没出来,于是,又想了一个馊主意,那就是:将之前的真降改为诈降,生擒赵云,结果,也是大败,自己反被赵云生擒。而赵云呢?大开城门,迎接刘备等人长驱直入。后来,诸葛亮以及刘备等人听说了赵云拒绝樊氏之事后,又两次进行了撮合。可是,赵云的一番话,却让诸葛亮和刘备都不得不竖起大拇指。
赵云说自己之所以不接受樊氏:
一是,不想被人指为乱伦;
二是,他觉得寡妇再嫁就是失节;
三是,他不十分清楚赵范的用意,怕因己之事坏了主公刘备的大事。
对于赵云的理由,真可以说是舍己为公,怎能不令刘备等人感动?但却可怜了这位樊氏,因为赵子龙她终生未嫁。
虽说,赵云和樊氏没有成为一对,但后来,赵云还是得到了自己心爱的女人。这个女人一直陪伴在他的身旁,直到赵云八十多岁。然而,野史传言,正是这位陪赵云一直到老的妻子,最终,将赵云杀死了。乍一听,怪吓人,怪不真实的,其实,事情是这样的。
甭管是史书,还是影视剧,我们都没见赵云受过伤,通过这一点,就足以说明赵云的武艺是多么的强。常言道,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可是,征战大半生的赵云,却毫发未伤,这不能说不是一个奇迹。可是,当奇迹被揭晓的那天,也正是赵云命归西天的那天。
有一天,妻子给八十多岁的赵云洗澡,发现赵云身上没有一块疤,哪怕是一小点儿,于是,妻子就有些好奇。此时,有些调皮的妻子,便用绣花针刺了一下赵云,说想给赵云留个小疤。正是这一小小的举动,却要了赵云的命。所以,人们都说赵云是妻子用绣花针“杀”死的。
其实,这种现象在当今是容易明白的,那就是,赵云的身体是异样的,是破不得皮的,见不得血的,一旦见了,便流血不止,直到流完最后一滴,人也就一命呜呼了。这种情况在今天被称为“血友病”,虽与妻子那一针有关,但是,真怪不得他的妻子,想必就是他命该如此吧。
参考资料:
【《三国志》、《三国演义》】
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之所以会死的这么离奇,主要是因为三国演义是一本小说,所以一些故事是带着神话色彩的。作者会让故事更玄幻一点,这样才能够让故事更加具有可读性。
1、带有神话色彩
在《三国演义》中之所以会有这这样的事情,主要是因为当时的作者想要让自己的书更加具有可读性。我们都知道《三国演义》实际上是一本小说,我们并不能把它当成是一本历史书来看,虽然说在这本书里面有着大量的历史资料。但是从本质上来说,这本书还是一本小说。只要是小说那么作者必定要采取一些修辞手法。比如说诸葛亮在历史上根本就没那么厉害,但是在小说里面为了让他的人物形象更加的鲜明,就采取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赵云也是,之所以会添加上赵云被扎了一针就死去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话能够吸引到更多的读者。古代的人本来就迷信,这样说会让他们更加觉得事情是比较符合常理的,毕竟赵云在三国演义里面很厉害。
2、武艺高强,一生未受伤
小说中之所以会这么说主要是采取了一种反衬的手法,因为在《三国演义》里面赵云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人们也觉得赵云很厉害,这样就导致人们觉得这样的战胜是不会受伤的。在很多读过这本小说的人中,大部分人都觉得赵云从未受过伤,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主要是因为赵云的妻子看见他身上没伤才扎他的。
综上所述,赵云这个人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他有这这样的传说实际上并不夸张,反而还让我们觉得他更加厉害。
据野史传说,赵子龙的老婆在给赵云洗澡时开玩笑,用绣花针扎了一下赵云,赵云只当是老婆是在玩闹,没想到竟然扎到了某一个碰不得的穴位,结果就这样毫无征兆地突发疾病死了。
“常胜将军”赵云一生为刘备殚精竭虑,为蜀国戎马一生。建兴六年,诸葛亮决定北伐,此时的赵云也不是当年“五虎上将”威风男子,此时早已年迈的他面对兴复汉室的重任,主动请缨,要上战场,带兵北伐。诸葛亮虽然担心他的身体,但是拗不过他,只好同意。
北伐兵败,诸葛亮痛心,主动要求降级,所以赵云也跟着他一同降了级。北伐,兴复汉室是赵云一生的愿望,可以自己已经垂垂老矣,懊悔自己的过错,郁郁寡欢,第二年就去世了。
野史传说,赵云在八十多岁时,他妻子给他洗澡时发现,将军征战一生,身上还是如此白皙,一点伤痕都没有。赵云打趣道,还没有人能让他受伤。所以赵云妻子就开玩笑说,今天就要让他有一处伤口,谁知就用绣花针扎了他一下结果就死了。
很明显,这种野史的说法可行度不高,而且没有人可以拿出证据认可证明,所以只是民间或者后世传说而已。
赵云是武将,一生为战争,国家兴复而不停地战斗,其中坎坷苦难,不被重用都没有影响他的忠心。他英勇无敌的威风样子在后世心中是最印象深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