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亦称丝路。这条通道以东方的长安和西方的罗马为目标起止点。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而且还紧密联系着沿途各国
(一)
丝绸之路是古代横贯亚洲的交通道路。亦称丝路。这条通道以东方的长安和西方的罗马为目标起止点。
从本质上讲,它是一条连接欧亚大陆的贸易通道。而且还紧密联系着沿途各国的政治、军事、文化交流、民族迁徙与融合等丰富的内涵。
而新疆,无疑是处在丝绸沿线的中心旋涡地带上的一个重要支点,它连接着东方与西方,是中国丝绸进入中亚,西亚,乃至欧洲的必经之路。世界各大文明在这里碰撞,交汇,融合,成就了新疆无比重要的地理位置与无上的荣耀。
大家知道丝绸之路分为几段吗?而新疆又是处于哪个段路呢?
人们习惯上又将这条通道分为东、中、西三段。
(二)
丝路东段。
东段从长安出发,沿渭河至今宝鸡再沿千河至陇县,翻越六盘山过陇右,进入河西走廊到玉门关、阳关,这段为丝路东段,也就是从今天西安至玉门关。
由陕西入甘肃,又可分为陇右和河西两段,陇右段路线大致分北、中、南三条线路。
陇右段南、北、中三线在姑臧会合后,由武威经张掖、酒泉、瓜州至敦煌。然后由敦煌向西北出玉门关,向西南则出阳关,即进入西域,也就是丝绸之路的中段,今天的新疆就处于丝绸中段。
丝绸之路中段一般是指习惯所称的西域段通道,即玉门关、阳关以西,帕米尔和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地区。
(三)
丝路中段在新疆境内又分为三道。
此段通道汉代时在天山以南塔克拉玛干沙漠的南北形成了南、北两道。东汉时在天山以北又开一道,到隋唐时,该道异常繁荣,习惯称为新北道。于是,汉唐间中段丝绸之路就有了新北道、中汉代北道、和汉代南道三条线路。
中段南道是一条沿昆仑山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之间的东西通道,它从阳关西行,经白龙堆沙漠南缘,依次经若羌、且末、民丰、策勒、和田,再西至葱岭。
中段中道,既汉北道,是沿天山南麓和塔克拉玛干沙漠北缘直达葱岭的通道。它出玉门关西南行,依次经吐鲁番、和硕县、焉耆、库尔勒。再从焉耆库车后分出两支道,一支由库车西至阿克苏、温宿,出拔达岭到古乌孙首府赤谷城,伊塞克湖南,西至今哈萨克斯坦江布尔。一支由库车西南行到喀什,越葱岭至古代大宛。
中段北道,即北新道。是天山以北的通道。此道出现很早,但由于匈奴势力阻隔,长期不通。直到东汉匈奴西迁后,才实际开通,隋唐时它成为最主要的干道。此道西出玉门关,经伊吾(哈密)、蒲类海(今巴里坤湖)、北庭(吉木萨尔)、轮台(半泉)、弓月城(霍城一带)、阿力麻里(伊宁),穿伊犁河至伊犁、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玛克)。
(四)
丝绸之路西段
丝路西段是今新疆,古称西域向西至中亚、南亚、西亚和欧洲的通道。丝路西段涉及范围广,历史上的国家众多,民族关系复杂,因而路线常有变化,这段交通线大体也可分为南、中、北三道。
西段南道东接西域段南道,西越葱岭、兴都库什山至巴基斯坦的白沙瓦,由此向东南行可至印度各地;或从帕米尔瓦罕谷地东部南下,经克什米尔地区沿印度河南下,至阿拉伯湾与海路相通。在这条路上的大月氏国,又称贵霜王国,曾是古代中西文化广泛交流之区。
西段中道与西域段中道相连,越葱岭后依次到达大宛、康居等地,再经波斯,今伊朗至罗马帝国。可再至威尼斯、巴黎、阿姆斯特丹及欧洲各地。
西段北道与西域中段北道相接,它由碎叶等地西行,至哈萨克斯坦的怛罗斯,沿锡尔河西北行,沿咸海、里海、黑海的北岸,抵达东罗马帝国君士坦丁堡,即今土耳其伊斯坦布尔。此道经里海到君士坦丁堡的路线是唐朝中期所开辟。
由此可见,新疆是丝绸之路东段进入中段的门户;也是丝绸之路中段进入西亚,欧洲的跳板,从古至今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这也是为什么从西汉以来历朝历代都不惜劳师远征也要控制这片广袤土地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