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范雎失去了自己的封邑汝南,秦昭襄王总觉得不好意思,他很多次安慰范雎:“爱卿,你别难过,这个封地被韩占了,哥很抱歉”。
范雎答:“大王言重了,微臣并不难过”。
秦昭襄王问:“你的
自从范雎失去了自己的封邑汝南,秦昭襄王总觉得不好意思,他很多次安慰范雎:“爱卿,你别难过,这个封地被韩占了,哥很抱歉”。
范雎答:“大王言重了,微臣并不难过”。
秦昭襄王问:“你的封地失去了,为什么会不难过呢”?
范雎觉得秦昭襄王在宽慰自己,他为了表示大度,就举了一个例子。
他说,昔年两国有一男子,名叫东门吴。他很悲催,白发人送了黑发人,儿子居然先他而去。然而众人看他脸色,并没有看到他的悲伤。
管家问:“大人,你想哭就哭出来吧,公子既已去世,你要节哀顺变,不要太难过了,这样下去憋坏了身子可不好”。
东门吴回答的很有哲理,他的大概意思是说:“人生来便是孑然一身,本来便没有儿子,没有儿子的时候我们感到很快乐。儿子来到世上,是上天馈赠给我们的礼物,如今这个礼物老天又收回去了,自己等于恢复了没有儿子的状态,又有何难过可言?”
接着范雎表示,自己生来贫困,孤苦无依,本来就是死里逃生来到了秦国,幸亏有大王重视他,封他为国相,还给了他封地,这封地让他享受了很长一段时间的荣华富贵,这是大王的礼物。如今封地没了,最多也就是恢复了原本没有封地时的状态,又有何难过可言。
这个比喻活灵活现,极有文采。充分说明了范雎的机智,都说范雎是小人,从这一点来看,倒能看出,他是一个很大度的人,处处为秦昭襄王的心情考虑。伴君如伴虎,但是范雎却能让秦昭襄王信任他这么多年,这不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可以做到的。
只能说,范雎是一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他对人性的理解偏于往极端化发展。
这个角色,和金庸武侠《神雕侠侣》的主人公杨过有异曲同工之妙。杨过也是从小孤苦无依,少年时代,他尝遍了人间的苦楚,且身边的地痞流氓常常欺负他,他觉得天下没一个是好人。
甚至郭靖救他的时候,他也是怀有十足的恶意,认为一个有钱人又来戏耍他了。
他用谐音自称“老子”,他见黄蓉不教自己武艺觉得她是坏人,他上终南山和道士不和睦也是怼天怼地,直到他遇到孙婆婆,觉得孙婆婆是天下最好的人了。他遇到欧阳锋对他说,也会喊他“爸爸”。
范雎也是一样,谁对自己好,他便对别人好百倍,谁要对他满怀恶意,他也相应的收拾对方。如果范雎生活在武侠里面,定然是一个快意恩仇的大侠,甚至成为网络爽文的男主角也未可知。
秦昭襄王觉得,范雎这是在故意宽慰自己,就找了名将蒙骜聊天,他问道:“寡人的城池若被围困,便会寝食难安,范雎丢了封地,却是宽怀大度,难道寡人的心胸不如他吗?我觉得他不是这样的人,你去试探一番”。
蒙骜答曰:“微臣愿往”。
于是蒙骜来到范雎府邸,一脸沉重,眉毛皱成了一个“川”字。
范雎一直知道,蒙骜作为名将,一直是喜怒不形于色,今天唉声叹气,是摊上事了!他就问蒙骜发生了什么事,让这位英雄愁眉不展。
蒙骜道:“不瞒大人说,我想自杀”!
范雎大为惊讶,蝼蚁尚且偷生,蒙家军备受恩宠,怎么会有自杀的倾向,难道蒙将军是太过有才,得了抑郁症?也不对,这时候好像还没有这个病的称呼,这个时期的心理医生也没有那么多。
于是范雎道:“将军这是说哪里话,难道是朝中有人诋毁大人不成?若有此事,还望大人直言,我愿为大人解决这个麻烦”。
蒙骜道:“没有人诋毁我,我只是很愧疚而已。天下皆知,大人是君王的恩师,蒙某人有幸成为秦国将军,当为守护国家的国土安全为己任。然而,那小小的韩国,居然在我眼皮子底下,夺走了大人的封地,我蒙骜还有什么脸面活在这个世上”!说罢他痛苦欲绝,作势要拔除腰间佩剑自刎谢罪。
范雎连忙上前拉住蒙骜,眼睛中也满含泪水,道:“蒙大人您有心了,我范雎今后认你这个兄弟便是。然而韩国狡诈,夺走我大秦领土,也不是一个人能说了算的,还望大人不要太过自责”。
蒙骜哭声仍旧未停,大喊道:“不,大哥,我身为将军,就是要保家卫国,随时为保卫大秦领土而战。从参军那刻起,我就有了为国家奉献出鲜血和生命的觉悟。如今大哥封地被占,我若不能夺回领土,简直是天人共诛之罪。大哥,你别拦着我,让我自刎谢罪吧”!
不得不说,这秦国是一个培养影帝的好地方,范雎的演技已经堪称惊世骇俗,放眼天下超过他的已经不多。上次范雎忽悠须贾的时候,那表演一气呵成,丝毫不拖泥带水,颇有大家之风。而这蒙骜作为一个带兵打仗的将军,为了替君王试探一下范雎口风,居然也是演技爆棚,男子汉的哭戏居然也演的这么好!
很明显,范雎被完美的骗到了。他连连感叹道:“兄弟还望不要寻求短见,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何苦为了一时的得失而白白失去了性命?这太不值得了,我希望你留着有用之身,上阵杀敌,报效祖国,今后我夺回封地,还要完全依仗将军您呢”!
这句话也是宽慰之语。范雎这个人确实很善良,很会换位思考朋友的处境。他不希望秦昭襄王为自己担心,主动的安慰他,这次又看蒙骜实在难过,也来为他排忧解难。可以说,这一刻,范雎就是心理医生,他在为自己的病人排除心中的忧虑。
果然这话一说,蒙骜开心的像个孩子,二人把酒言欢许久,蒙将军也是酒足饭饱,这才出了相府。
他出府之后,脚步未停,直接把二人原话的大概意思,对秦昭襄王复述了一遍。他说,范雎希望未来让自己替他夺回封地。
这一掐头去尾,意思就变了,他本是希望二人开心的,这下一闹,倒成了“心机婊”,当着秦昭襄王的面说的是一套,当着同事的面说的是另外一套。
或许连范雎也没想到,自己作为苦主,这么善良的为对方排忧解难,结果被这二人唱了个双簧,把自己给忽悠了。
从此之后,只要范雎谈到韩国,秦昭襄王就觉得这厮有公报私仇之嫌,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夺回自己的封地,去让大秦将士为他抛头颅洒热血。于是,凡是关于韩国的话题,秦昭襄王一概不听,逐渐地,范雎也开始失宠。
欢迎朋友们关注@新语说古今
看更多精彩历史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