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学此书,必先绝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本书是什么。那就是我国木匠的鼻祖--鲁班,所写的《鲁班书》。
大家好,我是专注新奇事,天真又靠谱的情报员老K。
鲁班书之所以被
“欲学此书,必先绝后”,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本书是什么。那就是我国木匠的鼻祖--鲁班,所写的《鲁班书》。
大家好,我是专注新奇事,天真又靠谱的情报员老K。
鲁班书之所以被称为禁书是因为,如果想要修炼鲁班书中的鲁班法术,就必须在“鳏寡孤独残”中选一项才能开始,所以这书也叫缺一门。
鲁班书分上下两册,上册记载的是鲁班的发明,他发明的许多东西至今都还有人在用,比如说:曲尺、墨斗、刨子等。可下册却是匪夷所思,因为鲁班书的下册记载的是一些护身之术,神秘咒语以及医疗法术, 这便是人们常说的“鲁班术”。
这本书的奇特之处在于,你就算拿到这本书,能看懂里面的内容,也学不会里面的法术。因为要学习鲁班书,就必须有一个师傅带你,施咒引路才能入门。师傅在带你学习前,都会问你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你后面有没有人?意思就是你要做好绝后的准备。”“第二个问题就是,你前面有没有人,意思就是你要背弃你的祖宗和家族。”得到肯定的回答后,才能学习这鲁班书。所以鲁班书也被后世称为邪书。这究竟是为什么?
相传鲁班在新婚后没多久,便被官府征去修宫殿。鲁班去的地方距离他的家乡足足有一千多里,由于鲁班非常想念自己的妻子,于是按照鲁班书中的方法,设计了一只可以在空中飞行的机关木鸢。相传只要对木鸳念几句咒语后,木鸳便会带着他飞回遥远的家乡。
有一天,鲁班的妻子见到木鸳非常好奇,于是偷偷地学鲁班念了几句咒语,木鸳真的带她飞起来了。不知道是机器故障还是法术失灵,鲁班的妻子从高空跌落摔死。
原来是《鲁班书》被人偷偷拿去看,起了歹心,有两个被人撕走了,那两页上记载的就是制作木鸳的方法。鲁班因此痛心疾首,含恨对《鲁班书》下了诅咒:凡学此书者,必无子嗣孤独终老。
第一邪书真的有这么神奇吗?关于鲁班书还有很多传说,比较有意思的是这个。
从前有一个大户人家非常有钱,请来了一个木匠帮他们修建房子。看这位木匠干活十分辛苦,大户人家打算犒劳工匠,做一顿丰盛的午餐。便命令家丁去买了一些精细的瘦肉,让厨子把这些瘦肉磨成肉泥,然后把这些肉泥拌在每一份饭菜里面,所以饭菜做出来的味道都很鲜香,但是看不到肉。到了中午木匠过来吃饭的时候,虽然吃着味道不错,但是看不到一块肉,心里不平衡。觉得这么辛辛苦苦地干活,居然连一块肉吃不上。
木匠很生气,于是建造房屋的时候,在房梁上动了一点手脚,做完工就走了。奇怪的事情发生了,自此,这户人家开始家道中落,没人知道发生了什么事。直到有一天,主人就想着让儿子结婚冲冲喜,把霉运冲走。结婚要修建新房子,于是他们又找到了上次那个木匠。但是家中没那么富裕了,没办法做那么精致的饭菜了,于是这次请木匠吃饭全是大块的肉。
木匠看到就很纳闷,说上次你们家那么有钱,都没有给我做肉吃,这次生活成这样怎么还给我做这么多肉?家主人就开始解释,之前家境还不错,所以招待的时候特意把肉磨成了肉泥,现在家境大不如以前,也只好用大块的肉来充数了,还让木匠不要介意。这时木匠才明白过来,是错怪了这家好人,心里非常愧疚,于是就把曾经在房梁上动的手脚,下地咒破除了。之后这户人家的家境又慢慢地好起来了,但这木匠不久之后就离奇死亡了。据说学习过鲁班书的木匠,一旦给人下咒之后,如果再去无故解咒,就会遭到反噬。
民间,正因为有鲁班书这么一个神秘的存在,所以都听说过这么一句话:“得罪谁都不要得罪木匠!”当然这些都是民间传说,关于他的真实性如今无从考证。
其实在古代,工匠的社会地位低下,经常受到压迫,因此工匠需要一定的自保,而自保需要一定的力量支持。工匠无权无势,所能寄希望的,便是鬼神了。于是,木匠行业产生了《鲁班书》这样的巫术,这种巫术是否灵验难说,但是,这种巫术却让财主老爷们不敢轻视这些底层劳动者,工钱也会尽量不去拖欠。因为受益于这一点,木匠们会刻意夸大《鲁班书》的灵验,由此,产生了《鲁班书》成为了一部神秘之书。
这世间的天地万物,很多都是中性的,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是很多有偏见的世人对它们下定义、作诠释而已,没有什么绝对好的东西,也没有纯粹坏的事物,只有适不适合人类去学习去掌控而已!并非学习《鲁班书》的人没有好下场,而是因为绝大部分人都不适合学习此书而已。
就好像是小孩子玩手机,有的小孩子利用手机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和见识,而有的小孩子却被此物“诱惑”,沉迷于虚拟世界里不可自拔,更严重的是玩物丧志,或者谈个网恋要生要死,再或者被网友骗钱。因此,很多人站在片面而主观的立场上看待手机,认为手机是不好的,应该让孩子们远离并抛弃它们,一心一意地专心学习。然而,为什么他们这些人就没有意识到手机的好处与优势呢?为什么他们不能够一针见血地看到问题的本质不是因为手机,而是在于自家孩子的自控力呢?
手机只不过是一个工具,人人都可以使用,它从来都没有想过要误人误己,搞垮孩子们的学习,它又何罪之有呢?与此同理,《鲁班书》又何罪之有呢?为什么不适合学习《鲁班书》的人非要往上凑,强扭此瓜呢?最大的问题在于,很多人都意识不到《鲁班书》不是大众化的书籍,而是偏门的术数之书!本着物以稀为贵的心态去学习此书的人,恐怕很难学习好此书,只有一定灵性和天赋的人才能胜任它、理解它和掌控它。
为什么《鲁班书》成为禁书呢?
最直接的原因无非就是很多学习《鲁班书》的人出了问题,遭遇各种不良的事情,变得痛苦不堪,轻则精神错乱失常,重则丧失生命。
《鲁班书》开篇的第一句话便是:欲学此术,必先绝后,这想必大多数人都是知道的。 要想学习《鲁班书》肯定要先想好两点,第一点便是自己是否有能力有天分去往这方面发展?第二点便是自己能不能为此书付出一定的在生命或者精神上的代价?因为《鲁班书》有《缺一门》之称,只要符合鳏、寡、孤、独、残中的一样,才适合修习此书。不敢为此作出牺牲的人,应该知难而退,而不是迎难而上。
即使是精通此书的人,如果没有品德,或者做出有违天道的事情,也恐怕是凶多吉少,自招祸患。
为什么有人会说学习鲁班书的人都不会有好下场?
大道至简,可能大家都想得太复杂了,无非就是以下几个原因呗。
其一,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鲁班书》学得好的话,能够成为顶尖的大佬,可谓是好处大大的有,学不好就悲催了,恐怕是引火烧身。不过出事了也别怪火,火何罪之有呢?一把火可以做出贡献,也可以毁灭一切,关键就看使用它的人能不能完全操控它!
其三,天道永远是凌驾于术数之上的。如果学习《鲁班书》的人德不配位,或者是学习不当,再或者是有违正道,他们也会因此而遭殃的!
总而言之,瀚海还是那句话,《鲁班书》并非是大众化的书籍,慎看慎用!
《鲁班书》是战国时代著名的工程师鲁班所著,据说此书有魔法加持,在咒语与秘术的驱动下,可以为所欲为。传说鲁班怀孕的妻子坐着木鸢遨游天空,不慎流血玷污了法术,故从天下摔了下来,一尸两命。鲁班对此十分愤怒,他诅咒所有学习《鲁班书》的人断子绝孙,且十分灵验。正是因为《鲁班书》有如此巨大威力和巨大伤害力,故列代统治者将其作为禁书,防止超人的的产生。因为有了鲁班的诅咒,所以学习《鲁班书》的人都断子绝孙了。
《鲁班书》分为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营造方式;中卷为整人法式;下卷为高深法术。中卷和下卷都是恐怖法术,运用起来神鬼莫测,可以杀人于无形,戏人于无声。比如中卷有“美女脱衣法”,光听名字就知道下流无耻;下卷有“杀猪不死法”,一听也晓得中此法术是十分恼火的事。也就是说学会了《鲁班书》的中、下卷部分内容,就会成为整蛊专家,能力十分厉害,凡人难以破解。统治阶层当然不愿意有“超级英雄”存在,他们的存在对于挑战统治者权威是一个巨大威胁,甚至会威胁到他们的性命安全,故将《鲁班书》成为禁书。
《鲁班书》有另外一个名称《缺一门》,也就是说学习鲁班书的人要在鳏、寡、孤、独、残中任意选择一样作为代价。鳏是指无妻无子女的男子,寡是指丧夫且无子女的女子,孤、独两者都是指一生无依无靠,残则是指身体有损伤,也就是要做残疾人。因此学习《鲁班书》不仅会造成学者本人孤独终老,还会造成社会人口大量减少,这严重违反了儒家的社会观念,有伤人和。因此历代统治阶层从人口角度考虑,也会将《鲁班书》列为禁书。
《鲁班书》中的恐怖秘术我没有亲眼见过,但是听老人说起过。也就是木匠、石匠、铁匠、泥瓦匠说他们用这些秘术惩罚不良雇主的事,还说这些秘术都不外传,习者都会断子绝孙什么的。我认为《鲁班书》中的秘术效果可能是古人渲染出来的,就好比街头的胸口碎大石、热油捞铜钱、白纸杀红鬼一样,是利用简单的物理、化学反应制造出的恐怖氛围。
历代统治者为了独享《鲁班书》中的营造方法,故不允许民间私自学习,并流传出学了要断子绝孙的话,让民间艺人断了学习的念头。而处在低层的匠人们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将《鲁班书》神话了,以确保雇主不敢欺负他们,进而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古代皇家建筑远远比民间建筑豪华,有很多营造方法都是民间不能使用的。这些会使用的匠人被皇家绝后了,或者致残了,以致形成了学习《鲁班书》就会没有好下场的印象。
鲁班书在古时候一直是被大家忌讳的书籍,它能成为禁书,自然有一番原因。据传,这本书涉及的东西非常广,不仅有鲁班在土木建筑上的见解学识,还包括很多阴阳术的研究等等。人们都说,学习了鲁班书的人,生活都过得很不如意,许多人都没有好下场。但现在鲁班书在网络上还是能够看到,并没有被人们忌讳。所以我去了解了一下以后,认为他的这一套书还是挺有意思的,里面讲的东西特别多,有很多机械制作的技术,可也有很多灵异东西的讲解。
在学知识的同时又能看一些小故事放松一下,这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当然,有这种想法只是因为大家现在都相信科学,所以对上面记载的一些传奇事情,也只是当故事一般看看就罢了。可古时候就不同了,以前大部分的人都比较的愚昧,信神鬼巫蛊之说,并且很多帝王也正好忌讳巫蛊之术,因此他们不敢让人随意看这类书籍。故而我想了想,这本书会成为古代的一套禁书,可能就出于下面这三种原因。
原因一,流言。那时候在大家的身边都有这样的传言,看过鲁班书的人,都是以凄惨的结局收尾。他们觉得这本书是被受了诅咒的,所以开始纷纷恐慌,对其避而远之。就害怕自己看了以后,一生都遭到不幸,甚至可能将家人都连累到。
原因二,犯了忌讳。书中提及到了许多阴阳术,这些往往都牵扯了巫蛊术。在当时的社会当中,这类术法就是被大家所禁止的,尤其在皇家当中,提及巫蛊术就是犯了忌讳。像这类书还明目张胆地将巫蛊术给写了出来,这完全就是挑战了皇室的威严,犯了皇家忌讳。因此皇室当中下令禁止此类书籍的阅读,皇家都下了命令,百姓们自然也就不敢违抗。
原因三,太能迷惑人心。古时候大家对神灵都有一种敬畏之心,同时他们又特别想要追求长生之术。恰好鲁班的书中都有这两点的记载,里面不仅有一些法术,还提及了可以让人修炼长生的咒语。若真的让百姓们看了以后,就很有可能让他们被迷惑住,因而他们就有可能一心痴迷于这本书,一心想要修炼法术,想要修炼长生。这样一来,当时的社会必定会大乱,人心不稳,天下就不定了。
出于种种考虑,这本书籍都不太适合出现在古代被大家传阅。但现在无所谓了,朋友们有时间可以当作一种消遣类的休闲书籍来看,然后你们就会发现,这本书其实还挺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