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 中等人家,红楼梦贾母与贾府的关系

《红楼梦》里,贾母自谦「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那么在她看来,什么样的家庭才算上等人家?还是单单与皇室去对比?
不妨看看历史上的贾姓著名人物:
贾复:东汉开国左将军,云台二十八将排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2-28 15:40:40

《红楼梦》里,贾母自谦「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那么在她看来,什么样的家庭才算上等人家?还是单单与皇室去对比?

不妨看看历史上的贾姓著名人物:

贾复:东汉开国左将军,云台二十八将排名第三,与刘秀分路进兵,迫降数十万赤眉军。

爵封胶东侯,私人食邑包括了郁秩、壮武、下密、即墨、梃、观阳一共六个县,数万户丁口,抵得上后世一个诸侯王了。

光武帝刘秀公开说:「闻其妇有孕,生女耶我子娶之,生男耶我女嫁之」,从此汉语里才有了“指腹为婚”这个成语。

贾诩:曹魏太尉,爵封寿乡侯。举兵破长安,摧毁汉社稷,宛城斩曹昂,一言定魏储。堪称是魏文帝曹丕代汉称帝,建立新朝的最大功臣,没有之一。

贾疋:贾诩之孙,西晋骠骑大将军,雍州刺史,爵封酒泉郡公。

贾逵: 曹魏豫州刺史, 阳里亭侯,建威将军。兴修水利,凿通运河二百余里,时称“贾侯渠”,便利民生。石亭之战,大司马曹休十万大军,被东吴陆逊设计包围,幸得贾逵率军相救,才只折损了万余兵马,对曹魏政权,可说是功勋盖世。

贾充:贾逵之子,西晋太尉、司空,录尚书事,爵封鲁郡公。

西晋开国第一重臣,当街斩杀曹魏皇帝曹髦。晋武帝司马炎为和他争权,耗费十余年之功,一直发动灭吴战争,完成天下一统后,才终于令其勉强俯首。

贾充之女贾南风,为晋惠帝皇后,摄政当国十年,堪称无冕女皇。

贾昌朝:北宋宰相,左仆射,封爵魏国公。

贾似道:南宋宰相,太师,平章军国重事,封爵临海郡公。鄂州之战击退忽必烈,推行《公田法》,执掌南宋朝政二十年。皇帝宠爱的妃子,他一言就可迫其出家为尼,足见其权势之隆。

贾鲁:元朝工部尚书,中书左丞,总治河防使,编修《宋史》,治理黄河,令其复归故道,功德无量,汴河从此改称“贾鲁河”。

……

《红楼梦》中的贾府:

第一代: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

第二代:宁国府贾代化,降袭一等神威将军,京营节度使。荣国府贾代善,袭封荣国公爵位。

第三代:宁国府贾敬,进士及第,放弃爵位。荣国府贾赦,降袭一等将军。贾政:工部员外郎。

第四代,宁国府贾珍:降袭三品威烈将军。荣国府贾琏:同知捐官。

如果说贾演、贾源作为新朝开国“四王八公”中的两位国公,算是勉强可比贾复、贾诩、贾昌朝这样的当朝宰辅,极品大员。

但和西晋贾充,南宋贾似道这样权势滔天,公然无视皇权的赫赫权臣比,又算什么呢?——更不用说贾南风这样摄政当国十年的无冕女皇了。

毕竟“四王八公”都是开国功臣,不是皇族亲封,北静王水溶还能袭封异姓王爵,降等袭爵到一等将军的贾府,比起来差远了。

如果真按历史原型,曹寅虽然是康熙帝的天子近臣,但也是一个爵位都没有的包衣奴,和贾府开国两国公的家世差了十万八千里。

因此,不论北静王水溶的原型是谁,爱新觉罗皇室的哪位王公,平郡王福彭也好,怡亲王弘晓也罢;在《红楼梦》世界,他的定位就是开国功臣“四王八公”的后人,袭封的异姓王。

贾府的女婿林如海,祖上是“三代列侯”,在“列侯”与“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同时出现的时候,列侯比五等爵的地位要低得多,甚至不如一个男爵,和史家的一门双侯,正经的五等爵制下的侯爵比,同样差远了。

——这还是贾府最鼎盛时期。

到了《红楼梦》主故事线,荣国府贾赦,降爵为一等将军。宁国府贾珍:降爵为三品将军;

虽然还有贾母史太夫人这个国公夫人,一等诰命,勉强维持国公府的门第,可对照江河日下的家境,可不就是只能自叹“中等人家”么?

再看看贾府的下一代,贾琏作为长房长孙,未来的承爵人,花钱买了个五品同知的官衔。

贾珠这个读书种子,刚考上秀才就早死了。

贾宝玉这个二房的次子,更是被贾母无限溺爱,在脂粉堆里直接养废了,其性情作风,和主流社会对贵族男性的要求,完全南辕北辙,当不了家、理不了事。

如果贾府第三代子弟,能有贾谊、贾诩、贾逵、贾充、贾似道这些先祖的才干,自然可以令贾府否极泰来,转危为安。既然他们只是一群混吃等死的无能禄蠹,那贾府的江河日下,最终抄家灭族,又有什么稀奇?

贾府只是贾母眼中的中等人家,那上等人家是怎样的?

贾母的“中等人家”有上千名仆人,两府地面占了半条街,已经富贵至极了。 都已经富贵到这种地步了,竟然还只算是个中等人家,那么在贾母眼中的上等人家就可以想象了,那估计真的就可以富可敌国了。但其实贾母之所以把贾府的富贵看作是中等人家的水平,这当中是另有深意的,而且这深层次的含义对那些不熟悉红楼梦的人的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可探寻的秘密。

刘姥姥是红楼梦中甚为出彩的人物,曹公借刘姥姥这一人物形象,维妙维肖地将贾府与乡下作了横向描述与比较,以诙谐的口吻揭示了一个封建仕族的奢华,同时也喧染了贾府的盛时状况,以为结局败落的铺垫。在普通人眼里,《红楼梦》里的贾家已经是上等人家的生活了,已经像人间天堂般的奢侈了,可是在贾母的眼里她感觉自家只是一个普通的中等人家的家庭。

 刘姥姥本就是一位乡下人,当她进入贾府的时候,肯定就如同进了天堂一般,什么东西都没见过?什么东西也都没用过?贾府大大小小的事,她也没有经历过,所以在刘姥姥眼中,贾府人家这样的生活水平已经算得上是上上等人家的生活质量了。

但这也只是在刘姥姥这种乡下贫穷人家的眼中,才这样认为的,而我们题中的主人公是贾母,那个经历了贾府由盛到衰的大人物。贾府在官场上一直处于中等水平。在第一代贾演、贾源兄弟的时代,他们属于中上等。到贾母说“我们这样的中等人家”时,则已是名副其实的“中等”了。 贾府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上等人家的水平,但是从贾母说出那句话的时候,贾府就已经过上了中等人家水平的生活了。

有网友这样评论,贾母眼中的上等生活是皇帝般的生活,但我个人则认为这种想法是断然不对的!只有皇帝家的生活才是上等人家的生活?这根本就不是贾母心中所想,毕竟我上面也提到了,贾府并不是没有经历过上等人家的生活水平,只是在贾母说出贾府已经处于中等人家水平的时候,贾府当时的条件就已经很落寞了。

那怎么才算得上是上等人家呢?在我看来,贾母心中上等人家的标准,大概就是在第一代贾府人经营贾府时候的模样吧!所以从贾母的都去评价当中,也能够很明显的突出,贾府已经在走下坡路了。因为贾府如今是这样的:在文职和武职两方面均远离权力核心,势头大不如第一代。虽然家里出了一个贵妃,品阶还是停留在原处,只是涨了一些人气罢了......

贾府的衰败,身为一家之主的贾母看得诸位透彻!

贾母说贾府只能算是中等人家,是因为贾宝玉是什么身份?

《红楼梦》故事里,贾府一家子听女先生说书,是一篇才子佳人俗套文,唤作《凤求鸾》,贾母听了个开头,就知道是什么缘故了,掰谎道:



  “何尝他知道那世宦读书家的道理!别说他那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如今眼下真的,拿我们这中等人家说起,也没有这样的事,别说是那些大家子。可知是诌掉了下巴的话。”

  且不说《凤求鸾》这样的才子佳人俗套文,说的都是诌掉了下巴的胡话,只说贾府老祖宗以“中等人家”自称一事,便让人诧异。

  《红楼梦》故事里,贾府作为国公府,乃是昌明隆盛之邦(长安大都)诗礼簪缨之族(荣国府),怎么就比不上书上那些世宦书礼大家,怎么就不是大家子了呢?

  要知道,在红楼世界里,除了帝王家及各路郡王,就属荣国府地位高,荣国府是国公府(公侯伯子男,公是第一等),又是皇亲国戚(贾元春是皇妃),怎么就只能算是中等人家了呢?



  也许,有人会说,这只是贾母的自谦,其实并不是。甚至,事实上,贾府也并不是什么国公府,亦不是皇亲国戚。薛宝钗选秀,本应进皇宫,却进了大观园,为何?

  《红楼梦》故事里,通灵宝玉被一僧一道携带到花柳繁华地(大观园)温柔富贵乡(紫芸轩)去安身乐业。什么是大观园呢?天下大观!大观园便是天下,紫芸轩便是皇宫,通灵宝玉便是传国玉玺。

  《红楼梦》故事里,四大家族分为贾家(原是林家、秦家,其实是朱家,荣国公的名字是贾源,贾府之源,朱楼旧梦,称为“假”)、史家(史书)、王家(帝王家)、薛家。



  宁国府,又称东府,薛宝钗是东邻,宁国公的名字是贾演,荣国府演化为宁国府,他儿子的名字是贾代化(贾雨村大名贾化,是兴荣街大爷,假话,假语村言),他孙子是贾敷(敷衍)。所以,宁国府是商贾之贾。

  《红楼梦》故事里,荣国府的当家人是贾政,贾政字存周,与宁国府的“商贾之商”针锋相对,泾渭分明。

  虽然都是贾府,但,荣国府在前,是过去式之“假”,是昨夜朱楼梦,“前为二玉合传”、“昨夜的月最好(香菱学诗)”,伏笔就在这里;



  宁国府在后,是商贾之贾,盗跖之“假”,非正统之“假”,“后为二宝合传”、“现任族长贾珍(珍亦是宝)”,伏笔就在这里。

  那么,回到上面的话题,“中等人家”又是什么意思呢?就好比贾宝玉等书中所有清俊男子皆称“二爷”,中和天地之气的意思。

  受气清浊本无男女之别。故其气亦必赋人,发泄一尽始散。使男女偶秉此气而生者,在上则不能成仁人君子,下亦不能为大凶大恶。

  二爷,中等人家,说的都是同一类人,同一阵营,都是一些异样男女,其聪俊灵秀之气,则在万万人之上,其云邪谬不近人情之态,又在万万人之下,犹如贾宝玉、甄宝玉、林黛玉、晴雯等人。




  “中等人家”与“正邪两赋”,都不是什么自谦的说法,居中位者,是帝王,是圣人,是神仙,是比当朝天子更牛的存在,是真正众望所归的天下望族。

  文/姜子说书

  青埂峰下有一块顽石,曾记下他这幻相并癞僧所镌的篆文,所谓《石头记》也!又唤作《红楼梦》,只因荣国府之事,本是一场朱楼旧梦,为贾府之源,亦是甄家之源,幻作“长安大都”、“六朝古都”、“姑苏”三地,所谓“前朝”。

  《红楼梦》全文史笔,大旨谈情,实录其事,字字血泪!作者以未嫁之女写未降之将,以“姽婳”写“将军”,以“闺阁昭传”写“世间忠义”。其所昭传闺阁,乃“风流隽逸,忠义慷慨”八个大字!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