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城市如何自我定位?

10万亿的粤港澳大湾区规划来了,基础设施建设再提速!
湾区(Bay Area)是指由一个海湾或相连的若干个海湾、港湾、邻近岛屿共同组成的区域。纵观历史,横观世界,不难发现沿海湾区往往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23 02:39:50

大湾区城市在进行自我定位之前,可以先了解一下粤港澳大湾区的整体情况。

根据iiMediaResearch(艾媒咨询)权威发布的《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研究报告》,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0.9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0%;预测未来4年经济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粤港澳经济总量达到14.76万亿元。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紧近纽约湾区,以目前快速的增长速度,有望在5年内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另外,粤港澳湾区将大力推动高科技创新产业,鼓励“互联网+”、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未来产业”积极发展,为打造世界性科技创新湾区打下基础。

从概念上来说,粤港澳大湾区指由广州、佛山、肇庆、深圳、东莞、惠州、珠海、中山、江门9市和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形成的城市群,世界第四大湾区,是国家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参与全球竞争的重要空间载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以泛珠三角洲地区合作为重要基础,拥有5.65万平方公里国土面积、2017年末总人口约7000万人和13%全国经济总量。

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将推动“9+2”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范围发展,其辐射半径将延伸至东南亚国家,成为联通“一带一路”的重要门户,推动粤港澳企业联合“走出去”。

2017年7月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出席《深化粤港澳合作 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的签署仪式后,同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林念修在“携手共建粤港澳大湾区合力打造世界级城市群”论坛上演讲,首次向外界正式发表了粤港澳大湾区下一步六项重点工作。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随着区域内经贸往来便捷度不断提升,粤港澳三地将迎来协同发展新机遇,三地如何错位发展将成为未来新课题。

2018年12月19日至21日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发布,其中特别把粤港澳大湾区写入2019年第四个重点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的意见》发布,其中提到“粤港澳大湾区”:“以香港、澳门、广州、深圳为中心引领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带动珠江-西江经济带创新绿色发展。”

2019年2月1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此规划是指导粤港澳大湾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合作发展的纲领性文件。规划近期至2022年,粤港澳大湾区综合实力显著增强;远期展望到2035年大湾区形成以创新为主要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规划纲要的发布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加速健康发展,突出大湾区在国家经济发展与对外开放“领头羊”作用。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数据显示,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达到10.9万亿元,较2017年增长8.0%;预测未来4年经济总量仍保持稳定增长,2022年粤港澳经济总量达到14.76万亿元。艾媒咨询分析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的经济总量已紧近纽约湾区,以目前快速的增长速度,有望在5年内超越东京湾区,成为世界经济总量第一的湾区。

查阅更多请前往:

艾媒报告 |中国粤港澳大湾区专题报告 http://www.iimedia.cn/63667.html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