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浪输给后浪了吗?或许在《师说》可以找到答案。
我想这个问题该这么理解,后浪传承前浪了吗?
一直以来,我们都说长江后浪推前浪。但是《师说》,韩愈又告诉我们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
我有一个问题,前浪与后浪有可比性吗?
生存的社会环境不同,三观不同,为什么要比?两个变量,是没有可比性的。
这个过程中,唯一可讨论的,是B站的未来路径问题。
B站五年后,将走向分裂
最近“前浪、后浪”话题在不断的刷屏,在争论的背后,所有人都看到了B站未来的风光无限,但留给B站的时间其实并不多。
先注明一个概念,我说的,是B站这个网站,而不是指上市公司
先说黄金五年的到来:
1、跨年晚会、后浪等的一系列助推……大量新用户涌进是必然的;
2、有效破次元壁,打动金主爸爸;
后浪广告,最打动的,不是B站用户,而是金主爸爸们,特别是一些70、60、甚至50后的,在企业有超强话语权的高层及老板们;
3、多点开花,商业模式开始渐成型;
自制综艺剧模式、MCN模式、自制动漫文创等IP模式……等,都具有成熟的吸金能力;
( ゜- ゜)つロ 干杯~-bilibili
再说五年后的分裂,原因比较简单,两个字:用户!
1、B站的元老级用户,即将流失。也就是现在B站核心玩法(或是核心产品、核心风格)的奠基者,他们的出走取决于几点:
(1)B站大量新用户的涌进,大量商业模式的更新,必将强烈冲击原有的网站氛围,会致使部分元老用户流失;微博、微信公众号,就是前车之鉴。
(2)用户自身成长和精力的原因,抛弃或转移兴趣网站是必然现象;
所有互联网产品的粉丝,都是在不断经历着:老粉脱团,新粉入圈、变成老粉、脱团,再有新粉入圈……的过程。这是规律,背后的逻辑很简单哈:
曾经的你能追剧追一夜、游戏打一夜,渐渐的,你关注的将是“工作多忙,领导多傻X”,然后是“赚钱太少,怎么赚钱”,然后是“熬夜后精力无法恢复”,然后是“取妻生子”,然后是“双方父母、婆媳关系”,然后是“孩子奶粉、生病、吃药、上学……”这是不可逆的过程。
即便上述情况不会统通发生,但是,这些都在挤压你的时间和精力,你能留给B站的时间还剩多少?从一天8小时,到4小时,到2小时,到20分钟,到5分钟,到一周开一次……
2、新用户带来的繁盛过后,必然是利益趋使下的垂直、深耕、细分……
(1)相较于元老级用户对B站的真爱,新用户对B站多多少少都会基于利益的趋动。而每种利益模式,特别是互联网系的,五年左右就会出现一次洗牌期;
(2)现有的版块,将不再是一个整体,而是分裂,形成龙头,带动相关的整个产业链条,进入独立运营时代。
当你讲梦想时,大家跟你一起热爱
但当你讲商业时,大家只会谈利益
当B站最核心的“热爱”减弱,当新一代的年轻人越来越“喜新厌旧”,B站的出路将在哪里?
答案是:新的技术、新的玩法、新的体验!!
B站如果不能一直“新”下去,一直发明些新鲜有趣的玩法,如果只是在对市面上已有的模式加个补丁,B站未来的路只会越来越艰难。
弹幕、鬼畜只是敲门砖……如何在模式上整体创新,才是B站要思考的重点。
别在忙着扩张了,别再玩别人玩剩的那一套了,B站,干点正经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