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所有王朝的灭亡都是自己作的,区别只是怎么作的不一样。
秦和隋差不多,秦结束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纷争,开创了郡县制,统一了文字、度量衡等等,使中国此后统一成为了主旋律。
纵观中国历史各朝代,皆是生于乱世,以上四个朝代也不例外。秦朝终结了春秋战国的乱战,西晋生于三国末期,隋朝建立在南北朝的废墟上,而元朝就起于宋,金,辽的混战之后。
那么乱世之后就会呈现两种局面,或者说两个特点
第一,民心不定。刚刚从战乱中走出来,民众情绪和心态都很敏感,社会处于不安定的状态中,掌权者任何过激的举措都会挑战社会紧绷的神经。可以这么说,太平盛世的百姓更倾向于安于当下的生活,心中很难提起颠覆朝廷的想法,而从乱世中走出的人,刚刚见证了反抗,见证了另一个王朝的覆灭,对于当权者有更多想法,不行就换,反正又不是没换过,所以一个火星就可能点燃一场暴乱!
第二,百业待兴,社会生产力被严重破坏,一个字概括,就是穷。百姓穷,朝廷更穷!你想想,刚打完仗,就算赢了,也没剩几斤肉了。这时候最重要的就是休养生息,恢复社会生产能力,壮大国力。
那么综上所述,我们就不难看出上面四个王朝短命的原因了。秦国施行暴政,义军四起,最终秦朝历两世而亡;西晋更是荒淫无道,穷奢极欲,最终整个王朝国祚只有五十一年;隋炀帝修大运河,劳民伤财,沉迷声色犬马,诸侯纷纷起兵讨伐,最后隋朝也是两世而亡;元朝建国后依旧沉迷四处征讨,社会怨声载道,最终被农民起义灭掉,国祚不足百年。总结起来,四个王朝都是在战后继续大肆劳民伤财,剥削底层民众,惹得下面人反抗,而刚刚建国的王朝此时却没有能力来进行镇压,没有财力去再进行一场战争,所以最后的结局就是成了短命王朝!
那么我们来看下正确的做法是什么样的,西汉刘邦建国,深知中华大地深受秦末战乱和楚汉之争的摧残,所以采用黄老之学,无为而治,轻徭薄赋,让社会慢慢回血,后面还有文景之治也是传承这个路子,休养生息,甚至对待匈奴都是采用和亲的方式处理,避免战争。最终有了前几朝的韬光养晦,后面汉武帝对匈奴开战才有资本,也才有了西汉两百多年的悠长国祚!
个人意见,欢迎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