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句入门新编》
本文二十分钟可以读完,主要是交流写绝句必须要掌握的几个问题。绝句基本特点及写作方法,如下:
(一) 字数与押韵
1.字数固定:
绝句每
之前写过一个概括,就是怎么学写诗词,但总觉得过于笼统,所以我决定用很细致的办法给大家建议。
从解读《声律启蒙》,告诉大家怎么开始写诗词。
以一东为例:
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沿对革,异对同,白叟对黄童。江风对海雾,牧子对渔翁。颜巷陋,阮途穷,冀北对辽东。池中濯足水,门外打头风。梁帝讲经同泰寺,汉皇置酒未央宫。尘虑萦心,懒抚七弦绿绮;霜华满鬓,羞看百炼青铜。贫对富,塞对通,野叟对溪童。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天浩浩,日融融,佩剑对弯弓。半溪流水绿,千树落花红。野渡燕穿杨柳雨,芳池鱼戏芰荷风。女子眉纤,额下现一弯新月;男儿气壮,胸中吐万丈长虹。云对雨,雪对风。
这是两组常见的意向,云雨和风雪是并列出现的。
比如: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云和雨。
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雪暗雕旗画,风多杂鼓声。
雪和风。
所以初步学习写古诗词者,最先要掌握的一定是这种组合搭配。
看到其中一个意向,马上就能拉出与它相对的另一个意向。
在掌握大量这样的意向之后,就很快能融会贯通,由一个意向延伸出多个意向,在诗词创作的过程中绝不会抓耳挠腮,词汇贫乏。
晚照对晴空。
落日蓝天这两个意向我们都是常见的,但有时候放在诗词里非常现代。其实这是一种转化,比如月亮又叫蟾蜍,冰魄,婵娟一样,它有很多的代称,每一样代称适合放在不同的意境之中。
举例:晴空一鹤排云上。蓝天一鹤排云上?青天一鹤排云上?
再比如:且向花间留晚照。且向花间留夕阳?且向花间留落日?且向花间留余晖?
同样意义的词,哪一个最叫人觉得舒服?
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
和前面几组的静态意向已经不同了,这里的意向涉及到了动态。
来对去,宿对鸣。
这样一静一动的搭配,是非常精彩的。
比如: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
沈公子跟我聊过这首诗,他认为这首诗该是这样:暮江平不动,潮水带星来。暮江平不动是这首诗的第一句,沈公子觉得这首诗这两句组在一起最好。
但我觉得流波将月去,潮水带星来是极好极美的。
你站在水边,海水漫过来,又退回去,一去一来,是动态的,月亮与星星就倒映在水面上,海水退回海里,月亮被带走了;海水漫上来,星光被带来了。
这就是动态的美感。海浪追来退去,如是往复。
再如,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
这也是推敲的由来。鸟宿是静态的,僧敲是动态的,僧推也同样是动态的,但是,敲是有声音的,推的声音是远不如敲的。
这种动静之间,诗就活了。
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
这里牵扯到数词和方位名词的应用。
写诗过程中,特别是要求对仗工整的诗句,数词和数词是相对的,方位名词和方位名词是相对的。
比如: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一东里面还有冀北对辽东、七弦绿绮对百炼青铜,一弯新月对万丈长虹也同样是这一类。
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这一对是相反的,人间和天上是相反的,清暑和广寒也是相反的,但殿和宫,又是同类的名词,相近的还有楼阁轩亭台。
比如:论经白虎殿,献赋甘泉宫。
含元殿上狐兔行,花萼楼前荆棘满。
旧爱柏梁台,新宠昭阳殿。
值得注意的是,宫、殿,楼、台,都有他本身的指代意义,比如昭阳殿代表着恩宠,昭阳殿里恩爱绝,蓬莱宫中岁月长。广寒宫代表的是孤寂凄清,与世隔绝。这些宫殿与背后所隐藏的意义,则需要大量的阅读和积累,但它们的数目是有限的,常见的宫殿楼台也总是那么几类,在了解含义之后,写诗之时就能自然地应用进去。
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
这两对已经是组合很完整的七言句了,两岸一园,晓烟春雨,杨柳杏花,都是相对的,绿和红是颜色相对。
颜色相对在诗词中非常典型,很多名句因为颜色而动人。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一东里的颜色相对是非常多的:白叟对黄童、绿绮对青铜、鬓皤对眉绿、齿皓对唇红,流水绿对落花红,都是颜色相对。
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这一对里值得提的是出现了时间相反,也就是早晚,同理,朝暮,日夜,晨昏,都是相反的。
通过分析一东,我们可以掌握出一个大致的规律:一联之中,也就是上下句,要么是相对,要么是相反。
相对是指同类别的意向,比如颜色的相对,数词的相对,方位的相对。
相反是指反义的意向,比如时间相反,动静相反。
熟悉应用相对和相反,才能更好地进行诗词创作。
最有利的就是联句。
《红楼梦》中芦雪庵联句,可见一斑。
正好说到联句,也顺便说一下柏梁台:据说汉武帝时造了一座柏梁台——以香柏为梁,故称柏梁台。武帝设宴于台上,叫君臣作诗,能做的方得上座。参加者共二十六人,做的是七言诗,每人一句,每句押韵。这就是联句的伊始。
截取《红楼梦》芦雪庵联诗片段。
宝琴:烹茶水渐沸,
湘云:煮酒叶难烧。
黛玉:没帚山僧扫,
宝琴:埋琴稚子挑。
湘云:石楼闲睡鹤,
黛玉:锦罽暖亲猫。
宝琴:月窟翻银浪,
湘云:霞城隐赤标。
黛玉:沁梅香可嚼,
宝钗:淋竹醉堪调。
宝琴:或湿鸳鸯带,
湘云:时凝翡翠翘。
黛玉:无风仍脉脉,
宝琴:不雨亦潇潇。
湘云一挑二,对战黛玉和宝琴,我们可以看到,她们的每一联都是极其工整的。在极短的时间内,迅速做出应对,这需要怎样的词汇储备?其实跳出来想,这就是文字游戏,在短时间内联想到相对和相反的意向而已,就像提到风,我们马上想到雨,提到南,我们马上想到北一样。
我们通过练习,学习储备,也能将大量意向瞬间组合在一起,那时候我们也可以现场进行联诗。
但这种联诗则没有实际意义,只是对仗工整,只是辞藻好看。
也就是香菱学诗时,黛玉所说的: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的。
所以我们今天谈的这些,都只是初步了解认知,就像上学前必学拼音一样,我们不可能不写汉字,只写拼音。只有将拼音学会,熟悉,我们就能认识我们很陌生的汉字,从而组词造句,最终挥洒成篇。
-------丸--------
文:祁门小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