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行教育小心眼视力康复四位一体疗法是基于中医眼科学基础上根据视力渐变病理总结出一滞、二堵、三痉挛、四机变的近视成因,基于这个基础结合“眼科学”、“中医学”、“康复
近视眼,外表看起来,似乎都是戴眼镜,其实从眼睛本身的内在结构来说,是存在多种不同的情况的,所以,能不能缓解、怎么缓解,也不可一概而论。
一、分为:真性近视和假性近视。
真性近视:眼球已经发生了结构的改变,因此无法缓解,只能尽量想办法控制其进一步进展。2019年中国近视防控专家共识指出,目前明确效果的青少年控防近视的方法:1 .户外阳光下活动 2.角膜塑形镜(Ok镜) 3.低浓度阿托品滴眼液。目前在临床应用的方法,还有反转拍训练、哺光仪。
假性近视:也叫调节痉挛性近视,是睫状肌过强收缩,不能自行缓解所致。因此,药物可以使其完全缓解。具体来说就是,睫状肌麻痹剂,让肌肉放松。作用由强到弱,包括阿托品、后马托品、托品酰胺。由于这类药物,有一个共同的伴随作用,就是瞳孔散大,所以老百姓俗称为"散瞳药"。
二、分为:轴性近视和屈光性近视。
轴性近视:眼轴已经增长,超过眼睛的焦距,导致焦点够不着视网膜,形成近视。属于常见的真性近视(控制方法,见上面写的真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 眼轴不长,是角膜+晶状体屈折光线能力太强,导致光线提前聚焦在视网膜之前。常见于圆锥角膜,球形晶体等,属于少见的真性近视(控制方法,见上面写的真性近视)。
三、分为:轻、中、高度近视。
低:300度以下;中:300~600度;高:600度以上。
中低度近视发生的原因,主要是用眼过度、不良习惯等后天因素导致的。因此,可以防控。就是要改变不良用眼习惯,健康生活饮食,多户外运动,遵循用眼的20-20-20法则。
高度近视,以基因遗传因素为主,因此,各种防控方法的效果欠佳。以定期检查眼底,早发现早治疗并发症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