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恋爱,为什么却老是被别人虐?

爱的虐求跟早年的丧失有关,一种非常深沉的恐惧和需要。
爱的虐求
“我都那么爱你了,甚至为了你可以没有自己,你怎么就不爱我呢?”我们不论是在电影或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类似意思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1-17 20:33:09

爱的虐求跟早年的丧失有关,一种非常深沉的恐惧和需要。

爱的虐求

“我都那么爱你了,甚至为了你可以没有自己,你怎么就不爱我呢?”我们不论是在电影或在生活中,经常发现有类似意思的对白,也许,我们作为故事的旁观者,对付出的那个人会有一些疼惜。

可这是爱情吗?我们常听一句话:没有恨哪来的爱呢?什么时候当我们那深沉的爱会有意无意地以伤害来表达呢?爱之深,责之切,这句话不假,因为在爱的关系当中,寄托着我们希望得到而一直没有得到过的,爱的对方就成了我们改造和欲求的对象。心理好像有个声音,你只有达到了我的要求,我才感觉到自己是完满的,我是没有遗憾的,我是能修复和弥补缺失的。所以,爱之深、责之切,乃人之常情,因为人都是不完满的,早年都是有所缺失的,如果没有分清自己的需要和他人的需要,爱的责难就无可避免。

然而,在这里我想探讨的是爱的虐求问题。所谓爱的虐求,是指可以为爱的对方粉身碎骨、甚至泯灭自我的类似自我毁灭式的爱情,有点情感理智的人都知道,这种爱情需要用放大镜好好打量。

爱的虐求,牺牲自我成全对方,或者是牺牲自己乞求对方的爱,这就好像是把自己深刻的想被爱的需要投射给对方,甚至反向地毫无条件地讨好对方,这样的欲求都是泯灭自我渴求爱的表现,这种泯灭能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虽然对方会暂时享受这种被全然呵护的感觉,但是这种欲求是一种强大的控制,当一个人没有自我地扑上来的时候,相信任何人都希望逃开,因为没有自我的人相当于把自己的全部重量都压到了别人身上,给人难以承受的负担感。

爱的虐求是由于什么造成的?一个求字有讨好意味,一个虐字又是有自残趋向,讨好是代表一种渴望,而虐的自残让这种渴望达到了极致,这种极致是自己的需要吗?也许,自残才会让他感觉到自己的存在。我们看到过有这样一些人,他们抑郁的时候,经常划伤自己的手臂,这种行为就是一种内在的需要,因为他要通过痛觉才能摆脱掉那种如海洋般弥漫的抑郁和虚无,才能依靠这样一点痛觉找回自己仅存的一点自我意识。

爱的虐求也有这样一种需求,通过受虐性的渴求爱,就是在这种受虐的体验中他才能感到自己的存在,一种自我的空乏投射给对方,对方接住了,他的自我也就找到了宿主。

我们会看到这样一些临床案例,这种爱的虐求的人一旦和对方出现关系崩溃时,就会通过用刀划伤自己或者类似的行为来挽留对方,挽救关系,这种掌控足以给对方造成巨大的压力,压力下能让对方对这段关系维持,或者坚决走开,因为负担不了这种内疚和恐慌。

爱的虐求的人看到的对方,不是真正的对方,而是把对方想象成了能拯救她的人,其中这种投注就是一个完美自体的投射,别人接受这种投射,他就在对方身上看到了完美的理想的自己,因为只有看到了这种完美自己他才感觉避免了被抛弃,自己是存在的和有价值的,别人走掉了,完美自己不见了,毁灭性的焦虑和抑郁就会席卷而来,才会不断通过受虐、自残来乞求对方继续接受投射,这样完美自己就有了着落,毁灭性的体验就暂时没有了。

爱的虐求也是相互的,一个巴掌拍不响,如果对方也有这种被全然呵护和照顾的需要,那么这种关系就可以维持很久,因为当对方感觉到被全然呵护,才能认可自己的存在,这样的虐求关系就病态性的维持,爱的越深,恨得越剧烈,因为虐求的一方是带有极大情绪和深刻不安全感来投注,时时刻刻提防着毁灭感的出现;而对方接受这种虐求,接受投注就会不断给对方挑刺,对方满足了自己的需要,他才感觉到自己的存在。

爱的虐求源于需要,这种需要尽管很令人窒息,但就是这种需要才能让虐求的一方借以逃避掉深沉的焦虑和抑郁。只有处理了内在的毁灭性焦虑,虐求的强迫性重复也最终才能得到解放。

毁灭性的焦虑来源,有着更深刻的原因,其中恶劣的母婴关系或不良的家庭互动,应该成为焦虑的最初源头,内心里如果能够修复当初的缺失,重新在内心内化整合性的、有界限的,有适当挫折且能忍受焦虑的互动亲密关系体验,才能真正解决爱的虐求强迫性重复。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