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作俑者,到底是贬义还是褒义?

贬义的,某大触已经给出原文:《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解释都对 ,但他的结论错了。
始作俑者,一理解是以象人俑代替活人祭祀陪葬,二理解是用俑封杀活人,倾向前者。我先前一直

本文最后更新时间:  2023-04-17 14:27:59

贬义的,某大触已经给出原文:《孟子》:“始作俑者,其无后乎。”解释都对 ,但他的结论错了。

始作俑者,一理解是以象人俑代替活人祭祀陪葬,二理解是用俑封杀活人,倾向前者。我先前一直很奇怪这段话,因为我记忆里是先活人祭祀再俑代替活人,照现在逻辑来看不应该是人性的进步么,为什么仲尼要认为以俑祭祀者“其无后乎”,这么恶毒的诅咒呢?

就从孔子先问人再问马就知道,孔子是把人放在第一位的,因此他是绝不可能同意活人祭祀的;而从人本角度出发,孔子认为即使是象人的俑,那也是违背人道的,因为它代表的就是活人祭祀。因此始作俑者,第一个想到用人俑祭祀陪葬的人,在孔子老人家心里肯定是对其大大的批判与否定,那么当然是贬义的了。

然而《论语》并没有这句话,也可能是孟子为了立足自己观点捏造的,于是结合《孟子》文本语境进行判断才是最接近答案的。

《孟子·梁惠王上》:“庖(páo)有肥肉,厩(jiù)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piǎo),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注意最后,仲尼说这句话,是因为俑象人所以才使用的,更何况让老百姓活生生饿死呢?就很明显了,连象人的俑作陪葬都要被唾弃,更何况让老百姓活生生饿死呢?”如之何其“是个习惯语法结构,意思是更何况,是递进作用,递进地对活生生饿死的批判,因此前者”始作俑者“肯定也是批判了。

百度百科乱说的都别信,自己想,怎么可能会是褒义。

温馨提示:内容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