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从秉性和脾气这个角度来看的话,最终能够胜出成为皇帝的,只可能是朱元璋。
当皇帝这事,只要有条件的,谁不想当啊?可最后真正能够在群雄并起的纷乱局面中破局而出的,只是极少数
从此三人的起家位置来看,仿佛回到了三国鼎立时期,朱元璋占据江东,赵匡胤称霸中原,刘邦割据川蜀,俨然是另一副三国鼎立的局面。当然,这是建立在刘邦已封汉中王,赵匡胤已发动陈桥兵变,朱元璋已灭掉陈友谅。
如果排出辽,夏等少数民族建立政权的可能性,那么我更认可赵匡胤能够统一天下。因为他占据了天时和地利。
往往会有人以人才来衡量一方势力的称霸可能性,如刘邦有国士无双的韩信,又有料事如神的张良,还有众多文武名臣辅助;朱元璋文有刘伯温、李善长,武有徐达、常遇春,因此称霸机会更大。我想说蜀国也有诸葛亮和关羽,吴国也有周瑜和陆逊,但结果呢?称霸一方并非一代人就能完成的,而是在鼎立局面下,通过几代人不懈的努力来完成。
赵匡胤开国也有石守信、高坏徳这样的名臣,但统一事业不可能在他这一代完成。如题干所说,三国鼎立之后,最重要的是国家的发展以至于综合国力的提高。身处中原的赵家势力凭借着优势的资源,应该是国力发展最快的一方,而且在鼎立之势下,赵匡胤也不会做出“杯酒释兵权”的傻事,大宋禁军的实力是不可小视的。
而朱元璋和刘邦如果想要获得成功,最好的方式是联盟,但别忘了二人的阶级出身,阶级局限性下,能否达成这种联盟不敢下结论,刘邦从小亭长到汉中王,朱元璋从和尚到称霸南方,这种身份的蜕变在面临鼎立局面时还会激发出来争夺天下的野心吗?而赵匡胤本身就出身节度使,统治阶级的高级干部,北方满足的了他的野心吗?从心态上将,赵匡胤有着更强烈的统一天下之心。
在这一点上,就好比隋末的各路反王,贵族出身的反王心里装着统一大业,底层出身的反王就只想着割据一方,而作为唐国公的李渊就会成为天下共主。并且出身不同,思维也就不同,君主在治国治军以及用人上的思维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认为刘邦和朱元璋非常会用人,那是他们个人的层次不足以去治理国家,因此要听取多方的意见。后主刘禅也是对诸葛亮一味听从,孙权也挺会用人,四任都督都用对了,曹操不会用人?只是曹操的能耐更大,人可以用,但事必躬亲会更有效果。
因此,从三人的割据地域已成形的情况下,我更认可赵匡胤会统一天下,当上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