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是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降雨。地铁下大暴雨时渗水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这并不是地铁设计的缺陷,这只是遵循着水往低处流的常理。
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郑州地铁进水。
不管是千年一遇,还是百年一遇的降雨。地铁下大暴雨时渗水的可能性都比较大。
这并不是地铁设计的缺陷,这只是遵循着水往低处流的常理。
2021年7月20日,郑州暴雨,郑州地铁进水。
不单单地铁进水,郑州市区不少区域地表也大量内涝。
地铁系统本身的给排水
地铁本身的给排水系统,包含雨水的排涝,还有区间渗漏水的排涝问题。
但是地铁的排水系统,一般都是根据当地的常规降雨量,以及所在区段的地势高低,给与配备一定的水泵。
1、如果在降雨量短时间过于庞大的情况下。排水能力小于倒灌的流量。那就会造成地铁内积水。
因此不少地铁站都能看到,一到夏季就会堆起来防洪的沙袋,就是为了减小倒灌的流量。
2、如果倒灌速度过快,容易造成泵房断电。
对于2021年夏季郑州这种千年一遇的暴雨,整个地表都是水的状态下。地铁站很难幸免。包括厦门,青岛等沿海区域,一旦台风降临,不少地铁线路停运。
3、对于深度较深,且有地下商业配套的综合性站点。
一般都会有区间渗漏现象,这种大车站的排水能力要远超一般车站。
大型车站的雨水排水能力更强,主要在于需要不间断的处理区间漏水,同时提防大规模的渗漏,因此常规状态下排水能力更强。
4、整个城市的给排水能力,才是地铁排水的坚强后盾。
脱离整个城市的排水能力,单独谈地铁排水没有意义。
郑州本次吃亏就在于,地处中原区域,郑州暴雨内涝的次数要远小于干旱的次数。因此,也忽略了暴雨的袭击。
郑州这次暴雨,应该会警醒中原区域城市,排水系统的一次大升级势在必行。